|
怎么栽培迷你南瓜 |
|
怎么栽培迷你南瓜
迷你南瓜是苏州蔬保护地专用品种,生长势中等,叶片深绿色,茎蔓长2.0~ 2.5m,节间短,分枝中等,主、侧蔓均可结瓜。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个体小,色泽金黄,口感好,适合 |
|
|
|
南瓜春季拱棚吊蔓的方法 |
|
南瓜春季拱棚吊蔓的方法
春季南瓜拱棚吊蔓的时候,好多菜农会一字式吊蔓。一字式吊蔓只需将南瓜的两条蔓并排吊起即可,这样吊蔓较快。但由于南瓜的叶片较大,刚开始结瓜蔓间便显得很拥挤,不利于南瓜着色。 |
|
|
|
怎么育苗南瓜 |
|
怎么育苗南瓜
时间总是过的飞快,转眼,又到了南瓜育苗的季节。下面就给大家说一点南瓜育苗的方法。
1、浸种催芽用100℃热水烫种5秒钟,立即对凉水降温至30℃搅拌半小时,后用清水浸种8~1 |
|
|
|
早春小拱棚南瓜栽培技术 |
|
西洋南瓜俗称小红南瓜,小金瓜,属葫芦科。由于其淀粉含量高,既面又甜,肉粉质,风味极佳,属于南瓜中之精品。西洋南瓜含维生素A、C、E尤为丰富,因此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时 |
|
|
|
南瓜灰霉病导致的危害及发病特点 |
|
由于南瓜灰霉病病菌寄主多,其他寄主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也成为菌源。第2年气候适宜,该病菌在田间靠气流、风雨、灌溉及农事操作等传播。病果、病叶和病花等部位产生的分生孢子在田间可重复侵染。病菌在适温条件下 |
|
|
|
南瓜根线虫病会带来哪些危害 |
|
一、南瓜根线虫病发病时的表现
南瓜根线虫病主要表现为病株生长缓慢、矮小,叶片小而黄。高温干燥天气,中午萎蔫,严重时后期枯死。拔出根部有许多瘤状虫瘿,多似油菜籽,表面粗糙,多在侧根、须根上。
|
|
|
|
保护地种植南瓜需掌握的几种技术 |
|
一、大棚内多层覆盖的极早熟栽培
播种期应提前到10月下旬。大棚内再搭小拱棚并铺上地膜,播种密度比露地栽培增加30%-50%。出苗后适当控制大棚内的温度,避免高温引起幼苗徒长。越冬期再加盖草帘 |
|
|
|
南瓜常见病害的防治 |
|
一、发病症状
病菌可侵染年挂的幼苗、茎、叶和果实,以茎和果实危害最重。茎、叶柄发病初期产生椭圆或不规则形褐斑,空气潮湿时病斑纵向横向迅速发展,形成水渍状软腐,病部可见灰白色霉状物,最终导致植 |
|
|
|
南瓜苗期科学管理可促高产 |
|
1、般两蔓整枝,两蔓方向一致,互不干扰,平行生长,利于充分接受阳光、通风。(注意:不能在雨天或有露水的时候进行,以免病害暴发。)在爬地栽培中,有些还会进行压蔓,主要是为了提高植株对养分的吸收。
|
|
|
|
应对南瓜花腐病常用的两种措施 |
|
1、农药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淋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农抗120)水剂2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 |
|
|
|
南瓜斑点病怎么防治好 |
|
南瓜斑点病为害叶片和花轴。叶斑圆形至近圆形或不定形。叶缘黑褐色,病健部交界处呈湿 润状,湿度大时斑面密生小黑点,严重的叶斑融合,致叶片局部枯死。花轴或花染病呈黑色湿润状,或呈黑褐色腐烂。
以 |
|
|
|
南瓜斑点病怎么防治好 |
|
南瓜斑点病为害叶片和花轴。叶斑圆形至近圆形或不定形。叶缘黑褐色,病健部交界处呈湿 润状,湿度大时斑面密生小黑点,严重的叶斑融合,致叶片局部枯死。花轴或花染病呈黑色湿润状,或呈黑褐色腐烂。
以 |
|
|
|
南瓜灰斑病可采取什么措施预防 |
|
南瓜灰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最初,出现水质状褐色小斑点,透过阳光可见病斑周围带有黄色晕环。病斑扩大后,中心部位易破裂,经风吹雨淋,布满小孔。以菌丝块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及种子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气 |
|
|
|
南瓜角斑病常用的有效防治措施 |
|
南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时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也可侵染茎。受害叶片初期为近圆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逐渐变成淡褐、黄褐色,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交形,湿度大时叶背产生乳白色黏液既菌脓,后为一 |
|
|
|
预防南瓜蔓枯病怎样用药 |
|
南瓜蔓枯病为害叶片、茎蔓和果实。叶片染病,病斑初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大小10~20毫米,其上微具轮纹。蔓染病,病斑椭圆形至长梭形,灰褐色,边缘褐色,有时溢出琥珀色的树脂状胶质物,严重时形成蔓枯。果 |
|
|
|
南瓜霜霉病常用的农业及药剂防治措施 |
|
南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先出现水渍状黄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黄褐色不规则多角形病斑。在潮湿环境下,在病斑背面长有灰黑色霉层。该病一般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发展。发病重时,病斑 |
|
|
|
南瓜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
一、落花落果的原因
1、氮肥及雨水过多,造成贪青徒长,茎、叶与主、侧蔓均比果实生长旺盛,开花结果期养分不足,导致落花落果。
2、南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开花时遇阴雨连绵,昆虫活动 |
|
|
|
南瓜立枯病的危害症状 |
|
南瓜立枯病病菌为土壤生息菌,侵染植物的根与茎基部。其生育适温为25—28℃,除了南瓜之外,还侵染西瓜、网纹甜瓜、黄瓜和香瓜等葫芦科作物。
苗床上的幼苗、子叶发黄萎蔫,其茎部有褐变,但无水渍状 |
|
|
|
南瓜霜霉病发病时的表现及危害 |
|
与黄瓜霜霉病不同,南瓜霜霉病无明显的多角形病斑而是略微呈圆形。最初在叶片上出现模糊的黄色斑点,不久后在叶背生成灰白色霉层严重时,病斑部迅速枯萎或叶缘枯萎。
与黄瓜、西瓜和甜瓜等葫芦科霜霉病菌 |
|
|
|
南瓜结果后埋茎可增产 |
|
南瓜结果2—3批后,当靠近根部出现黄叶时进行埋茎。一般埋茎4—6节,埋茎土以肥沃土壤并拌有少量有机肥、湿润为宜。土深应掌握在15—25厘米左右。采取埋茎法,可使南瓜产量提高20%至4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