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农药多家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24年度经营业绩报告,企业的盈利情况延续分化的势头。兴发集团一骑绝尘,营业总收入283.96亿元,同比增长0.41%,多数企业业绩向好。
4月17日晚间,中农立华披露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营收105.96亿元,同比增长1.30%;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下降9.55%。

中农立华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业绩变动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一是农药出口量额齐增带动营收增长,海关数据显示我国农药出口额同比增长10.7%;二是原药价格持续走低,2024年原药价格指数同比下跌9.07%,其中除草剂、杀虫剂分别下跌9.74%和10.20%;三是金融资产收益波动,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利润约570.64万元。
农药原药业务收入47.22亿元,同比增长7.51%;农药制剂业务收入58.49亿元,同比下降2.78%。其他业务收入0.2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1.21%。出口业务成为主要增长极,但国内制剂销售出现下滑。
报告期内公司加速海外布局,新增6个海外分支机构,覆盖90余个国家和地区。重点推进全球灭生性除草剂供应链平台建设,新加坡公司转口贸易规模显著扩大。研发端取得突破,两个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进展顺利,新增发明专利19项。
4月17日,广康生化公告,2024年营业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46.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8.13万元,同比增长15.33%。
其中,原药收入648,958,366.97元,增长38.35%;制剂收入70,042,498.65元,大幅增长189.06%;中间体收入3,293,088.95元,增长1725.90%。从销售区域看,国内市场收入435,131,179.46元,增长33.76%;国外市场收入288,349,667.48元,增长69.90%,国外市场增速明显高于国内,显示公司国际化战略取得一定成效。
广康生化在年度报告中表示,公司主营产品中的联苯肼酯、萎锈灵、噻呋酰胺、克菌丹、灭菌丹、土菌灵、乙氧呋草黄等产品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销售规模等维度均处于各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在国际市场上,公司已进入美国、欧盟、印度、巴西、以色列、日本等市场,并与UPL、ADAMA、Albaugh、Sharda等国际知名客户以及诺普信、广东中迅、佛山盈辉、江苏仁信等国内知名企业形成了紧密合作关系。
4月16日晚间,辉隆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6.52亿元,同比下降12.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0.71%。公司“工贸服一体化”战略优势,强化产业链布局,优化成本管控,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辉隆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持续巩固农资流通网络优势,首创的“配送中心+加盟店”连锁经营模式不断升级,如今已覆盖全国20个主要农业省份。公司通过整合上游资源、自建生产基地,大力推进自主品牌产品建设,成功打造六大肥药生产基地。自主品牌产品与流通网络紧密结合,实现了产效双增,推动公司从单纯的商贸流通向工贸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型。
据了解,公司应收账款为4.56亿元,占利润的比例高达269.79%,表明应收账款回收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4月15日晚间,湖南海利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1亿元,同比增长4.06%;归母净利润2.65亿元,同比下降3.06%;扣非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33.73%。
报告期内,面对外部环境变化频繁、农化行业整体低迷等多重挑战,公司积极应对困难,持续开拓市场,发力科技创新,推进生产经营稳定运行。
4月17日,长青股份(002391)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35.24亿元,同比下降2.49%;归母净利润亏损1.20亿元,同比下降264.06%;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25亿元,同比下降246.08%;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18亿元,同比增长444.6%;EPS(全面摊薄)为-0.1847元。
其中,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8.58亿元,同比上升4.0%;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42亿元变为亏损1.64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4亿元变为亏损1.41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EPS为-0.2522元。
截至四季度末,公司总资产86.4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33%;归母净资产为42.2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7.65%。
公司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提到,经营活动中,自营出口实现销售12.21亿元,同比增长8.56%。在国内市场上,面对激烈的价格竞争,销售人员通过调整产品价格和采取捆绑销售等策略来增加市场份额。报告期内,制剂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共生产制剂1.59万吨,同比增长38.49%。
此外,沿江厂区的腾退搬迁项目正在推进中,长青南通和长青湖北的生产调试也在进行中,确保新厂区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并达到设计要求。公司在管理层的领导下,积极优化绩效考核,推动降本增效的内部管理工作,以提升整体经营效率。
4月17日,利民股份(002734)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42.37亿元,同比上升0.32%;归母净利润为8,135.76万元,同比上升31.1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118.23万元,同比上升12.52%;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74亿元,同比下降20.70%;EPS(全面摊薄)为0.2218元。
其中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8.93亿元,同比上升8.1%;归母净利润为3,016万元,同比下降24.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739万元,同比下降49.1%;EPS为0.0822元。
截至四季度末,公司总资产66.60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28%;归母净资产为26.4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71%。
公司在2024年度报告中提到,报告期内的经营业务并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在农药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杀菌剂和生物农药领域,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管理层分析了行业整体情况,指出在粮食安全供给的需求下,农药行业面临技术创新和市场结构调整的机遇。
此外,报告中提到公司在经营中采用了AI+生物合成技术,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子公司利民化学和威远生化等在环保和安全生产方面也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提升,确保了生产的可持续性和合规性。管理层强调,公司将继续关注绿色发展与技术创新,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3月31日晚,兴发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3.96亿元,同比增长0.41%;归母净利润16.01亿元,同比增长14.33%。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
作为国内磷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兴发集团磷矿资源储量及产能居行业前列。根据2024年年报,公司拥有采矿权的磷矿资源储量约3.95亿吨,公司还持有荆州荆化70%股权,持有桥沟矿业50%股权,通过控股子公司湖北吉星持有宜安实业26%股权,与万华化学合资成立的兴华矿业(公司持股45%)已竞得远安县杨柳东矿区磷矿探矿权,公司磷矿石设计产能为585万吨/年。
近期,兴发集团黑磷电池与草甘膦业务比较受到市场关注。在年报中,兴发集团表示,目前已稳定实现黑磷晶体单次百公斤级制备,同时正在积极研究黑磷在新能源、医药行业应用,研究成果总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兴发集团的草甘膦系列占农药收入的95.21%。根据2024年年报,公司现有23万吨/年草甘膦原药产能,产能规模居国内第一,配套制剂产能10.1万吨/年。
3月26日晚间,国光股份披露2024年年报。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迎难而上,开拓创新,专注主业发展,继续提升在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中的竞争力、扩大在渠道和终端用户中的品牌影响力,营业收入和利润再创新高。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6亿元,同比增长6.79%;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21.52%。
分产品来看,2024年公司农药销售收入13.70亿元,同比增长7.86%,销量33500.72吨,同比增长11.81%,毛利率49.19%,同比提升5.28pcts;其中调节剂销售收入8.80亿元,同比提升11.33%,销量23332.69吨,同比提升8.64%,杀菌剂销售收入2.67亿元,同比提升5.62%,销量5437.21吨,同比提升13.18%。肥料销售收入5.24亿元,同比增长7.30%,销量91708.61吨,同比增长14.10%,毛利率36.31%,同比提升0.69pcts。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52%,主要受益于成本端优化与作物全程解决方案的持续渗透。全年销售毛利率为45.43%,同比提升3.88个百分点,其中农药/肥料毛利率分别为49.19%/36.31%,同比+5.28/+0.69个百分点。
3月31日,中旗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22亿元,同比增长1.35%,归母净利润1172.10万,同比下降93.88%。具体来看,中旗股份2024年全年实现总营收24.22亿元,同比增长1.35%。成本端营业成本20.61亿元,同比增长11.16%,费用等成本3.23亿元,同比增长13.47%。营业总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和各项费用后,归母净利润1172.10万元,同比下降93.88%。这一业绩表现与农药行业的整体低迷密切相关。报告期内,客户需求恢复缓慢,市场供应过剩,导致农化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企业竞争加剧。中旗股份在年报中提到,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汇率风险、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风险等。尤其是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生产成本和利润率。尽管公司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市场环境的恶化使得这些努力难以转化为实际的盈利增长。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亿元,同比减少1.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59.2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6元。上年同期营业收入24.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4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24元。
报告期内,面对农药市场持续低迷,价格地位运行情况,公司采取了多项积极措施,有效提升了盈利能力,实现了净利润的显著减亏。主要措施如下:(1)自第三季度起,公司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适时调整销售策略,主要产品价格回升,扭转了亏损的颓势。(2)在国内制剂业务方面,公司通过扩充销售团队、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带动毛利实现显著提升。(3)公司同步推进精细化管理,不断挖掘成本费用控制潜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有效降低了成本支出。
3月25日,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扬农化工”)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
报告指出,2024年,是农化行业深度调整、市场内卷不断加剧的一年,也是扬农化工四次创业的攻坚之年。
一年来,公司把卓越运营和提质增效作为主要抓手,在原药产品价格损失高达15亿元的困难局面下,顶住压力,攻坚克难,实现营业收入104.35亿元,同比下降9.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2亿元,同比下降23.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63亿元,同比下降22.81%;基本每股收益2.978元。
报告期内,扬农化工生产运营保持稳中向好,产量水平稳步提升,原药产量9.69万吨,同比增长6.67%。江苏优科制剂产量再超万吨,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