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农药招商     肥料招商     种子招商     品牌汇     产品库     企业库     农资维权     行业资讯     农资展会     肥料价格     
农资价格 | 热门产品 | 诚信厂家 | 农资商情 | 爆光台 | 经销商智库 | 农资营销 | 技术专题 | 人才招聘 | 病虫害图谱 | 植保百科 | 农资商城 | 农资维权 | 农资商机
杀虫剂 | 杀菌剂 | 杀螨剂 | 除草剂 | 调节剂 | 拌种剂 | 氮肥 | 磷肥 | 钾肥 | 复合肥 | 复混肥 | 冲施肥 | 叶面肥 | 水溶肥 | 菌肥 | 大田种 | 蔬菜种 | 瓜果种
 
好农资网 > 农资信息 > 植保百科 > 玉米褐斑病高发时期!!!注意防控!
玉米褐斑病高发时期!!!注意防控!
http://haonongzi.com   发布日期:2022-7-15 12:58:25   来源: 聚种网

    

近年来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呈现逐年加重的态势。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地或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病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适条件萌发产生大量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叶片表面上水滴中游动,并形成侵染丝,侵害玉米的嫩组织。自进入7月份以来雨水较多,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玉米褐斑病的发生,该病害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危害较重。

 

 

01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

叶片上的症状: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严重时叶片上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叶片的病斑处呈干枯状。
叶鞘上的症状: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多功能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多发生于节的附
02 发病条件

7、8月份温度高、湿度大,阴雨日较多,有利于发病。

在土壤瘠薄的地块,叶色发黄、病害发生严重,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玉米健壮,叶色深绿,病害较轻甚至不发病。

土壤中及病残体组织中有褐斑病病原体菌,高感品种连作时,土壤中菌量每年增加5~10倍。

用有病残体的秸秆还田,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或带菌的农家肥使病菌随之传入田内,造成菌源数量相应的增加。

玉米5~8片叶期,土壤肥力不够,玉米叶色变黄,出现脱肥现象,玉米抗病性降低,也是发生褐斑病的主要诱因。

03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适时追肥,亩用硝硫基高氮复合肥15—20Kg沟施;及时叶面补肥,用“冠无双50ml或爱果士30g+扬彩70ml或栗健30g兑水15公斤于下午5时后叶面喷雾。以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建议农户,过去发生褐斑病的田块,在玉米4—5片叶期,用三唑酮类或戊唑醇等防治真菌药剂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

玉米初发病时立即用三唑酮类或戊唑醇等防治真菌药剂进行喷洒。根据目前多雨的气候特点,喷杀菌药剂应2—3次,间隔7天左右,喷后6小时内如下雨应雨后补喷。

在积极防治的同时,农户对发病的田块或长势弱的田块,应该及时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或喷施黄腐酸类叶面肥,促进玉米生长,减轻病害损失。


好农资网微信扫一扫,天下农资尽在"掌"握


  关键词:玉米   

分享到:

关于好农资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我们的宣传

招商合作:好农资招商网  客户服务: 好农资招商网   好农资招商网   好农资招商网  
招商热线:15346599900 0371-55970067  电话:0371-55818951  农资营销群:56525670
Copyright©2010-2017 haonong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豫ICP备11010769号
本站所有页面设计、数据、版权均归好农资招商网所有,任何抄袭、仿造、镜像均属侵权行为,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好农资招商网由郑州中原区须水法律服务所做为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