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蛀螟又叫桃斑螟、豹纹蛾等,是板栗生长期间常见的害虫之一,严重影响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那么,农户们该如何应对板栗桃蛀螟?本文将就此为大家做详细的总结,供农户们参考。

危害症状:
1、第三代幼虫为害果实,常在总苞和幼果之间蛀食。
2、大都在果实即将成熟期驻入栗仁,蛀食可食用部分。(是真的很可恶,专门蛀食可食用部位!)
3、将栗果蛀成孔道,甚至蛀空,并有大量虫粪和丝状物,因而使板栗失去食用价值。
发生规律:
1、桃蛀螟一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被害果内结茧越冬。
2、第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化蛹,5月下旬出现越冬代成虫,7月上中旬第1代幼虫出现,一般在农作物或其他果树上产卵危害。这时并不危害板栗树。
3、太行板栗第2代成虫于羽化盛果约为8月中下旬,第2代成虫产卵时期约为8月下旬,产卵位置为栗蓬刺间及两蓬中间。
4、第3代幼虫出现盛期为9月上旬,这是蛀食板栗果实的主要幼虫。
防治措施:
1、药剂防治
可于8月中旬始,喷施低毒的苏云金杆菌制剂,或者25%灭幼脲悬浮剂20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防效可达到80%左右。
2、物理防治
利用桃蛀螟成虫的趋光性,可在栗园悬挂频振式杀虫灯杀害成虫。
注意:由于此虫主要发生在栗蓬上,过多的用药会对栗籽产生危害,可能会引进板栗农药残留。所以防治桃蛀螟,食品等级要求不严的可以喷施菊酯类农药、氧化乐果等,但绝不允许喷施其它高毒型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