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庆节后国内尿素行情就像是托了缰绳的马一般,一路狂奔上涨,图一可以明显看出,自10月9日前后开始上涨,中间最多可能有两三天的停稳,但都没有回调,然后继续走高至目前水平,单从走势图还是不太明显,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涨幅变化,会有视觉上的更直观体现。

如下表,主流企业与市场价格涨幅都超300元/吨,而持续时间近一个半月左右,这基本多见于用肥旺季或出口高峰期,一般在内需平淡、出口也一般的情况下很难出现。那么既然价格涨起来了,企业效益也该陆续有盈余了,行业的开工是不是也起来了呢?答曰:正好相反。

国内尿素行业开工率自六七月开始下滑,近几个月趋势更为明显,在本月上旬基本达到年内最低水平,最近才开始略有回升。按照常理来看,价格上涨,开工应该回升才对,那么继续走低原因何在?

首先成本作祟——煤炭价格
虽然尿素价格一个半月涨幅超300元每吨,但是煤炭价格的上涨有过之无不及,并且本轮行情上涨的推手就是煤炭。

按照简单成本推算,以块煤为例,吨氨耗煤在1.1-1.5吨之间,而吨尿素耗氨在570Kg到620kg之间,那么吨尿素耗煤在0.6-0.9吨,按照0.7吨来约算,煤炭上涨180元/吨,尿素成本上涨至少120元/吨,这个数字与尿素的涨幅还有不小差距,那么我们接着算。
成本上涨不只只是煤炭,还有运费,包括公路与铁路。
汽运:《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自2016年9月21日起施行,相比原标准,新标准在超限方面明显收紧,六轴货车车货总重由原来的55吨降为49吨。这意味着,公路货车运输运费单价将会上调。原来总重(55T)-车皮(15T)=实际载重(40T),现在是总重(49T)-车皮(15T)=实际载重(34T),运输的数量减少了15%,那么对应的运费就会相应增加,短途运输一般运价上涨10-20元/吨上下。
铁路:由于公路运输成本大幅上涨,单位运力下降明显,大量采用汽车运输的物资就会转向铁路运输,所以随着铁路运输需求大幅上涨,各地铁路局逐步上调铁路货物运费,如太原铁路局管内各站发送至全路各局(不含本局管内)的整车运费上浮10%,按“竞争性一口价”项目执行。从11月1日起,呼和浩特铁路局管内各站发往全路整车煤(01)、焦炭(03)运输,运费(含特价线运费、铁路建设基金、电气化附加费)上浮10%,按一口价项目执行。另外还有兰州、乌鲁木齐等铁路局也都上调运费。并且新疆地区的运费优惠15%取消,那么按照业内推算,铁路运输成本约上涨25%左右,大约算下基本在50-100元/吨上下。这样运费一加,与尿素涨价的幅度又再次拉近。
这只是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而其供应方面也是紧张持续,近两个月来,多数尿素企业的煤炭存储量基本是呈递减趋势,部分企业为了保证其正常生产,在市场上采购高价煤,所以相对应成本会进一步走高。而为了国家的稳煤政策,煤企多与下游用户签署长约供煤协议,而尿素企业有不少是没有长约的,所以煤矿集团的暂停或者限量向市场散户供应煤炭,进一步导致了尿素企业的原料紧张,据悉部分企业就是因缺煤导致停车,这也是企业开工迟迟不起的原因之一。气头企业则也基本类似,成本原因使得西南不少气头企业进入停车状态。
其次利益促使
目前的尿素企业已经不是传统的单一型企业,除了尿素以外,还配备了甲醇、三聚氰胺、精细化工等一系列生产装置,必要时也会对外放氨,这样可以灵活调节生产,达到最大盈利化。
以液氨为例,目前山东、江苏的液氨主流报价在2600-2700元/吨上下,而尿素报价在1480-1580元/吨,二者差距约为1100元/吨。具体成本现在都比较模糊,我还是用大概的来计算参考,若是有不同意见可以提供。
以块煤为例,吨氨耗煤在1.1-1.5吨之间,而吨尿素耗氨在570Kg到620kg之间,按照目前煤炭1000元/吨来算,二者成本上单从煤炭考虑的差距应该是1.3*1000-1.3*1000*0.6=520.曾有部分人这样跟我描述过,当液氨与尿素价差超过600元/吨以上,那么液氨的利润就会高于尿素,而目前二者价差1100元/吨,理所当然,液氨利润要客观的多,所以有条件的企业当然会多产液氨,尿素减量。
最后就是环保、成本、运输等方面原因
还记得三季度的国内尿素行情,价格真是一路走低,直至跌破多数企业的成本线,长时间的亏本之下再加政策性因素下,不少企业不得不停车暂定,或转行,比如河北、河南等等某企……。如果资金正常,那么还没开满,可能就是运力不行,尤其是偏远一带,车皮都去拉煤了,尿素又不能胀库,只能临时降低开工。再或者是环保原因,锅炉问题不达标,没有脱硫脱硝装置等等,使得其停车或减负荷。另外部分企业或有其他长远打算,横向发展、纵向发掘,暂时停车为重启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