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夏播,秋收。四季轮回,不知不觉中已然进入了第四个季节。过去的三个季节,你是如何度过的?

近日,和几个朋友谈及当下行业,问对方最近行业有什么大家比较关注的。朋友说,好像没有,行业都很平稳,也很平常。
好像确实是这样,行业的低迷潮一直没有褪去。不过仔细思考,今年和去年还是有些许不同的。
比如去年全国植保会上引起骚动的电商,无疑成为了那年参会人士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过去的一年也是电商最为火热的时期。但今年开始,电商逐渐归于平静,似乎一直没有什么大动作了,引起不少农资人的猜疑。有经销商透露,其实,今年在一些区域部分加盟群体已经开始出现退出电商的苗头了,他补充,接下来的几年,电商将会有一批退出潮。是不是会这样,不得而知,交给市场检验。
而同样是去年在全国植保会上引起骚动的植保无人机,进展比预想的似乎要好。结合今年笔者的市场调研,全国各个地区也开始了引进植保无人机的浪潮,力度有深有浅,势头有增无减。而不管在经销商层面还是农户层面,接受度也有所提升。
植保服务商崛起的更迅速,在行业以及市场上的比重越来越高。转型做服务商或者定位做服务商的不在少数。
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在市场调研时发现,现在的企业都在关注作物,很少提销售的事了。我问,为什么不怎么提销售了?他说,应该是这一批好的企业在产品、市场方面比较完善了,如润康、天禾、中讯、江门植保等,都是这样,现在重心开始偏向作物了,进一步延伸发展。这是一个现象和趋势,也说明营销方式在回归——聚焦作物。
前段时间,曾听一农资人感慨,还没感觉呢,就不知不觉到9月份了,但是怎么感觉今年的市场还没开始呢?还不知道今年到底会怎么样啊。今年普遍反应市场(尤其是肥料)启动较晚,这倒是真的。也因此,可看出今年的行情之低迷。那么,这种情况下,今年的农资行业整体状况将会如何?
今年的农资企业可以说是哀鸿遍野,大多企业面临业绩下滑的现实或风险。在今年公布的31家半年报的农药上市公司中,有18家净利润同比下降,公司净利润下降幅度多数超过50%。这种情况下,企业是保利润还是保销量?
农资行业似乎太过平静了,平静地让很多农资人焦虑、迷茫,似乎都在寻找一些可以引爆行业东西或洞察些可用的信息。
刚刚过去的第九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是近几年人数最多的一次。会议负责人花荣军副秘书长介绍,这除了与举办方精心筹备有关外,原因很可能是行业不好做,大家在迷失与混沌中,想交流学习,找到相应的出路。
所以我们开始期待全国植保会了,一个更大的行业交流与学习,洞察信息的平台。
一年一度的盛会,或许今年我们会比往年更多一点期待。
是的,越艰难,越迷茫,越要走出去看看,多与行业人交流学习。
而全国植保会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