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把好农资网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农药     肥料     种子     品牌汇     产品库     企业库     经销商     资讯     百科     图谱     展会     代理留言     商城  
网上农资会 | 产品热销榜 | 诚信厂家 | 农资商情 | 爆光台 | 经销商智库 | 营销 | 专题 | 招聘 | 除草剂 | 杀虫剂 | 杀菌剂 | 调节剂 | 拌种剂 | 复合肥 | 叶面肥 | 水溶肥
好农资网战略分站开放加盟
首页 > 农资信息 > 肥料资讯 > 新形势下传统肥料发展趋势分析
新形势下传统肥料发展趋势分析
http://haonongzi.com   发布日期:2015-8-24 9:05:37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永不言稗3号·薯愿-红薯田苗后除草剂·河北润农-腈菌唑·蚜虱净
·新奇特-冲施肥·玉民闲--玉米田苗后除草·由申-甲瓜百秀-西瓜田苗·鼎弘生物-六必治-烟草专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控尔宝-玉米控旺增长·海藻肥-花生专用·45%咪鲜胺
·林木苗圃专用-绿植园国槐·步步到位-冲施肥·烂根-百草枯·火龙-草甘膦

    

  一 产能过剩日益明显

  在上半年春耕旺季进行时,湖北某国内着名的大型磷复肥企业发布了2014年的年报,称其在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超过了20%,2014年年底的库存量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4.02%。而在梳理了其他上市公司的年报后,发现更惨的数据也是大有人在。大企业,龙头企业,其库存普遍高企,就意味着整个行业的日子应该都不好过。而造成这种现象和局面的原因,除了市场需求固有的变化的影响,更主要的却来自供应上的严重过剩。

  氮肥产能近5000万吨,需求量在3300-3500万吨;磷肥产能达2200万吨,需求量在1100-1300万吨;钾肥需求量在600-800万吨,而资源型钾肥总体产能为已超过500万吨。氮肥、磷肥结构性过剩已经来临,这样的情况所带来的影响,最直观的就是库存的高企,以及价格的疲软,如图1所示。正如价格走势所反映的,企业的利润也越来越稀薄,4月份某贵州大型化肥企业的年报显示,2014年该公司营收约为32.87亿元,但是其净利润为-5.75亿元,四川某大型化肥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47.69亿元和-2.45亿元,而云南某国内龙头企业,2014年营收544.92亿,净利润却为-25.83亿。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我国化肥的总产能达到13167万吨,实际产量约8011.73万吨,而需求量大概为6610万吨,产量过剩率为21.2%,但是产能过剩率已差不多一半。这样的局面造成哪些弊端呢?

  首先就是上面已提到过的--库存高企,价格战频繁打响。因为如此,市场上无序竞争严重,企业缺少利润,发展陷入危局。若要多销,就得降价,降价后因为竞争也很激烈,所以利润未必增加,那么就缺少资金去布局,更没有资金去研发新工艺、新技术,无法有效降低成本。像这样的死循环在近10年的化肥市场里频繁上演,一直让无数肥企纠结着。

  其次,行业畸形发展。一方面,政府宏观把控不严,部分地方政府为追求GDP依然不断上马新的化肥项目,企业对后市的判断和布局也存在误区,大多采取扩大产能的策略,希望跻身于“大企业”之列,从而在行业洗牌中夺得一个留下来的席位,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守着自己的一块蛋糕,并不是那么容易“死掉”,所以事实是那些拼命扩产企业挤掉小厂的意愿难以实现,整体行业过剩反而更加严重;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意识到了传统肥料的困境,期望创新以达到促销售、谋利润的目的,但是他们中间很多人或者因为缺少眼光,或者因为缺少资金,所谓的“创新”最终都成为了模糊概念、夸大宣传的炒作,实际上不仅没有创新的意义,更扰乱了市场秩序,使得本就疲软的化肥行情雪上加霜。

  第三,严重依赖出口。由于过剩严重,而国内需求数量较固定,增长将逐渐放缓,所以企业迫切需要出口来作为突破口,这一点,在尿素和磷铵上体现最为明显。尿素、磷铵出口的意义对于企业来说十分重大,关乎到国内供求形势,关系到定价话语权,甚至可以说,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一方面,作为粮食的“粮食”,可以说化肥行业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板块,重要的化肥品种,若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过大,势必也会因国际行情的波动而对国内行情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因为有出口作为突破口来释放过剩的产能,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产能过剩现实的一种掩盖,最起码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业内忽视过剩的问题,继续扩大产能;还有一方面,化肥多属于两高一资产品,大量出口化肥,而且利润往往还并不是很可观,这样的行为多少有些杀鸡取卵的味道。

  第四,浪费资源。我国的钾肥到目前为止仍只有50%的自给率,但是近两年总体供应也出现了一定的过剩,而氮磷及复合肥更不必说,这样过剩的产能,不仅没有带来利润,反而成为业界的负担,并大量的外流,这是对资源的浪费,尤其是比较稀缺的磷资源。

  那么面对产能过剩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第一应该是政府考虑的,如何做到真正的市场化,有形的手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一点下面还会有表述,暂且不多提;第二,企业应增强自律性,不恶意调价,不虚假炒作,不低价出口,并能严格审视行业发展动向,不盲目扩产;第三,适时推进结构调整,升级工艺,创新产品,即苦练内功,增强核心竞争力,增强面对政策变化和行情波动的自保能力。

  二 政策优惠逐渐取消

  我国化肥流通体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即完全计划管理、计划和市场管理相结合以及市场资源配置时期,随此政府针对化肥业的指导方针也经历了扶持、计划管理和调整三个阶段。其实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化肥行业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一直以来政府对化肥行业的“照顾”主要体现在四类优惠政策上,一是原料价格优惠,二是运价优惠,三是税收优惠,四是淡储贴息优惠。然而随着产能过剩日益严重,化肥行情动荡不稳,政府的各项优惠逐渐成为了一些业内口中“弊病”之所在。应该说,政府的各项化肥优惠政策是利大于弊的,是化肥行业前期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只不过时过境迁,在化肥行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瓶颈的时期,政策的照顾就应该有所变化了,即便是有过一些错误,但大胆的纠正也为时不晚。优惠政策并不是化肥过剩的唯一原因,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面对当前的化肥发展形势,应该说取消优惠政策虽是一剂猛药,却也不得不施。

  2005年7月份,国家发改委出台《改革和完善化肥价格调控机制的方案(草案)》明确提出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全面放开化肥价格。这被认为是化肥市场化步伐的初始。2008年年底,国务院确定了“化肥改革国六条”,建立了市场为主导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但这个时候,电价、气价、煤价、运价等仍然享受优惠政策。2009年国家通过进出口调控、淡季储备、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继续推动化肥行业迅速发展。

  但很快就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各种优惠政策开始减弱。比如,造成过量施肥的一个原因就是化肥企业享受的各种优惠,因为成本低,产能大,竞争加剧,企业遇到问题往往首先想到的都是价格战,所以肥价有些偏低,农民不愿改良施肥方法减少用量。而过量施肥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从2010年2月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公告》中我们看到,种植业总氮流失量占全国总氮排放量的34%,总磷流失量占总磷排放量的26%,说明化肥过量使用造成的污染突出。再比如,因为化肥享受优惠运价,所以铁路部门不愿意“白忙活”,所以化肥运输尤其是在新疆、青海等地的运输,经常会为其它工业产品或者是瓜果蔬菜等农产品让路,发运难造成库存大,企业为降低库存有时又被迫降价销售,或者无法满足外界需求导致局域市场不正常的价格波动。

  2005年年底启动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中,单列了化肥用气优惠档,其价格明显低于工业和民用气价,但2009年6月发改委公布的川气东送价格标准中,并未对化肥单列优惠气价,这被认为是气价改革的开始。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之后的历次气价方案中,化肥用气的优惠逐渐缩小。这一点上电价、运价优惠的取消几乎都是同样的过程,几乎每一次价格调涨,化肥用气、用电和运费的涨幅都大于各行业的平均值。

  2015年有三次明显的化肥优惠政策的取消。一个就是最上面开始时提到的2月17日农业部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这一政策引起了很多业内的恐慌情绪,不过毕竟时间还长,实质性的影响暂时还没有显现;一个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通知自2月1日起上调铁路货物运价率,化肥不再执行优惠运价号,而且自8月1日起,允许化肥运价在10%的范围内上浮;最后一个就在不久前的8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对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规定自2015年9月1日起,对纳税人销售和进口的化肥,统一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原有的增值税免税和先征后返政策相应停止执行,这一政策长期看利于规范市场行为,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不过短期会促使化肥价格有一定的上涨,尤其是进口为主的钾肥。

  我们怎么应对政策的改变呢?有优惠时埋怨优惠存在弊端,现在逐渐取消了优惠,却又高呼“不能一刀切”,以此为挡箭牌,继续渴望着优惠,很多企业就是这样做的。如此的“市场调节”,没有任何意义。尽管优惠政策取消对于化肥行业会带来短期的阵痛,但是长期来看应有利于解决目前行业发展的过剩及瓶颈问题,所以对于这样的政策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和响应。在历史的潮流下,任何落后守旧的思想和辩驳都只是无病呻吟,在有人还幻想着重拾宠爱的时候,有些人已经大踏步迈了出去,也许这些人未必会取得成功,但是还抱幻想的那些人必定被历史淘汰。

  三 新型肥料不断冲击

  据相关统计,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偏低,所以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较大,可达到40%以上。但是化肥施用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施用量偏高,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公斤,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过量施肥、盲目施肥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浪费资源,也造成耕地板结、土壤酸化;二是施肥结构不平衡,重化肥轻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轻中微量元素肥料、重氮肥轻磷钾肥的“三重三轻”问题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式各样的新型肥料、有机肥得到了发展的机会,近年来呼声越来越高。

  我国科技部和商务部《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3)中有关新型肥料的目录就包括:复合型微生物接种剂,复合微生物肥料,植物促生菌剂,秸秆、垃圾腐熟剂,特殊功能微生物制剂,控、缓释新型肥料生物有机肥料、有机复合肥、植物稳态营养肥等。新型肥料有别于传统肥料的几个方面如下:1,功能拓展或功效提高,除了提供常规的养分作用以外还具有保水、抗寒、抗旱、杀虫、防病等其他功能,此外,采用包衣技术、添加抑制剂等方式生产的肥料,使其养分利用率明显提高,从而增加施肥的效益;2,形态更新,除了固体肥料外,还有液体肥料、气体肥料、膏状肥料等,通过形态的变化已达到改善肥料使用效能的作用;3,生产中新型材料的应用,如肥料添加剂、助剂等;4,运用方式的转变,针对不同作物、不同栽培方式等特殊条件下的施肥特点而专门研制肥料,如冲施肥、叶面肥等。

  新型肥料最显着的特点就是调节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这使得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与农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所以政府也表示,只有加快新型肥料的发展速度,才能保证农业生产沿着高产、优质、低耗和高效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出台,更使得新型肥料看到了跃进发展的机会。

  不过新型肥料很多产品尚处于前期预研阶段,技术还不成熟,距离产业化生产还有较大距离。而且市场上已经是鱼龙混杂,某些非法企业以新型肥料为名,炒作概念,误导坑害农民。另外,纵观欧美各国肥料的使用现状,其实仍以常规肥料占绝大多数,新型肥料只是在某些特殊作物、特殊土壤上或者其它的具体条件下才会施用。所以我们大力发展新型肥料是极为必要的,但一方面要注意新型肥料的研制、生产与推广需要稳步发展,不能急于求成,另一方面,也决不能否定放弃传统肥料的应用和改革。山东省化肥工业协会会长杨春升就曾经强调--无论新型肥料如何发展都不意味着基础肥料过时了恰恰证明基础肥料生产更重要了。所谓的“新”其实只是时间概念,现在的新型肥料逐渐也会变成传统肥料。所以要摆正传统肥料与新型肥料之间的关系传统肥料应被视作基础肥料,而各种新型肥料都是基础肥料在施用功能、方式上的延伸而不是完全的替代。

  所以,针对新型肥料的冲击与挑战,传统肥料不必慌了阵脚,纷纷追潮流也去研发新型肥料,而是应该审视自身,结合市场环境的需求,再制订转型或升级的方案。单从升级的角度来说,其实也是大有可为。据了解,欧盟、北美发达国家的化肥施用量大都呈现先快速增长、达到峰值后保持稳中有降或持续下降的趋势,也存在减肥增效的过程。目前我国粮食作物对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分别在33%、24%和42%,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5、12和10个百分点,这很大程度上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功劳。伴随着肥料利用率的提高,化肥用量的增幅已经略现下降趋势,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而这个过程就是减肥增效的过程,就是行业结构调整的过程。谈残酷点是洗牌,谈积极些,这就是蜕变升级。


好农资网微信扫一扫,天下农资尽在"掌"握


  关键词:传统肥料 发展趋势   


关于好农资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我们的宣传

招商合作:好农资招商网  客户服务: 好农资招商网   好农资招商网   好农资招商网  
招商热线:55970067  电话:0371-55818951  农资营销群:56525670
Copyright©2010-2015 haonong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豫ICP备11010769号
本站所有页面设计、数据、版权均归好农资招商网所有,任何抄袭、仿造、镜像均属侵权行为,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好农资招商网由郑州中原区须水法律服务所做为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