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把好农资网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农药招商 肥料招商 种子招商 产品招商 热销产品 农资企业 农资经销商 农资信息 农化百科 农资商情 代理留言
农资经销商 北京 河北 内蒙古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云南 重庆 陕西 甘肃 新疆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辽宁 吉林 山东 安徽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
产品招商 杀虫剂 | 除草剂 | 杀菌剂 | 杀螨剂 | 调节剂 | 原药 | 助剂 | 其它农药 | 氮肥 | 磷肥 | 钾肥 | 复合肥 | 叶面肥 | 冲施肥 | 其它肥 | 农资农机
网上农资会-好农资网
好农资招商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农药百科 > 正文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http://haonongzi.com   发布日期:2013-10-16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腈菌唑·亮剑-苏云金杆菌·专治 灰霉病·代森锰锌
·药草通锄--伞形科及百合·世界500强-保丰一号·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淮阳丰达-魔粒-冲施
·惜农肥·惜农肥--抗旱养地·万能拌种机J-60·蓝奥生肥料(21-14-
·懒福乐-伞形科药材除草剂·玉民闲--玉米田苗后除草·杭菊花专用除草剂·淮阳丰达-专治白粉病-丰

      摘要:水稻稻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 “温暖潮湿”型病害,水稻在菌源具备、品种感病的前提下,气象条件是影响病害发生与发展的主导因素。水稻处于感病阶段时,气温在20℃—30℃,尤其在24℃--28℃,阴雨天多,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易引起稻瘟病严重发生。稻瘟病主要危害水稻叶片、茎杆、穗部。由于为害的时期和部位不同,又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本文针对水稻稻瘟病严重发生的情况,分析探讨了稻瘟病在水稻生产上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供生产上应用。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三大主要病害之一,在水稻生长前期,如果叶瘟严重发生,稻株在孕穗前枯死,全田呈火烧状 ;有的稻株虽不枯死,但抽出的新叶不易伸长,植株萎缩,不抽穗,或抽出的穗短小。在抽穗期,如果节瘟和穗颈瘟严重发生,则造成白穗和半白穗 ,损失很大。因此,了解稻瘟病的发生规律,指导广大农户正确掌握防治措施,能减少产量损失,确保粮食增产。
  1、水稻稻瘟病的主要症状
  水稻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有可能发生。由于为害的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一般以叶瘟、节瘟和穗颈瘟为害较重,其中以穗颈瘟为害最重,产量损失最大。
  1.1苗瘟 秧苗在三叶期前发病,主要由种子带菌所致。三叶期前病苗基部灰黑色枯死,无明显病斑;三叶期后病苗叶片病斑呈纺锤形、菱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灰绿色或褐色,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青灰色霉层,严重时秧苗成片枯死。
  1.2叶瘟 在秧苗三叶期后至穗期均可发生。一般在分蘖盛期发病较多。初期病斑为水渍状褐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最终造成叶片枯死。严重时,远望发病田块如同火烧过似的。病斑常因天气因素的影响和品种抗病性不同而有差异。根据病班形状、大小和色泽的不同,分为四种类型:
  1.2.1普通型(慢性型)病斑 慢性型病班为稻瘟病最常见的症状类型。病斑梭型,最外层为淡黄色晕圈,称中毒部;内圈为褐色,称坏死部;中央呈灰白色,称崩溃部。病斑两端中央的叶脉常变为褐色长条状,称坏死线。潮湿时,病斑背面常有灰绿色霉层。叶上病班多时,要相互连接形成不规大斑,发病严重时叶片枯死。
  1.2.2急性型病斑 在适宜的发病条件下,感病品种的叶片常产生暗绿色近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型水渍状病斑,正反两面都有大量灰色霉层。这种病斑发展快,常为流行的先兆,但若天气转晴,湿度变小后,可转化为慢性型病班。
  1.2.3褐点型病斑 病斑呈褐色,针头大小。多产生在气候干燥、抗并品种和到株下部叶片上,在温度适宜和高湿条件下,可转为慢性型病斑。
  1.2.4白点型 多在感病品种的嫩叶上出现,呈圆形白色小点,不见霉层.在天气条件有利于发病的情况,可很快转变为急性型病斑。
  1.3节瘟、叶枕瘟 多在抽穗后发生。节变黑,易折断倒伏。在潮湿条件下,病节上产生灰绿色霉层。
  1.4穗颈瘟、枝梗瘟 穗颈或枝梗受害后变为褐色,发病早而重的,穗子枯死呈白穗,发病晚的秕谷增多,近几年来,穗颈瘟比较严重,为害很大。
  1.5谷粒瘟 在谷粒的护颖、颖壳上发生黑褐色小斑点。在湿度大时,节、穗颈、枝梗和谷粒上的病斑均可产生灰色霉层。因此,当本病与其它病害不易区别,可将病组织置于25—30℃下保温培养2—3天,根据所产生的霉层特征及镜检进行鉴别。
  2、影响稻瘟病流行的因素
  2.1品种抗病性 不同的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存在着显著差异,有的高抗基至免疫,有的感病或高度感病。目前生产上的抗病品种大都表现垂直抗性,具有水平抗性的品种较少。在生产上,稻瘟病流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种的抗病性,如果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初始菌源充分,遇到适宜的天气条件等,病害就会大流行。
  2.2病菌越冬基数 病稻草多,种子带菌率高,稻瘟病的初次侵染源广,来年病害可能重,反之初侵染源少病害较轻。
  2.3肥水管理 凡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常引起稻株贪青徒长,表皮细胞硅质化程度低,叶片柔嫩披垂,兼之体内氮素营养丰富,易被病菌侵染。
  2.4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温湿度,其次是光和风。温度主要影响水稻和病菌的生育,湿度则影响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当气温在20—30℃,田间湿度在90%以上,稻株体表每天保持一层水膜达6—10小时的情况下,稻瘟病就容易发生。如果旬平均温度为24—28℃,且有一昼夜以上的饱和湿度,则稻瘟病就容易流行,连续晴天,天气湿度低于85%,温度超过32℃或低于15℃,病害则会受抑制。
  3、水稻稻瘟病防治措施
  3.1防治策略
  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消灭越冬菌源为前提,选用丰产抗病良种为中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药剂防治为保障。
  3.2防治措施
  3.2.1选用抗病良种 选用适于当地的抗病良种是综合防治稻瘟病的中心环节。由于稻瘟病生理小种的类型不同,选用适宜当地抗病良种时,需在当地进行品种抗病性的观察鉴定,并考察其丰产性,经试验示范证明适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并具有较高的抗性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
  推广抗病良种时,要防止单一种植,避免病害一旦发生,损失严重。品种布局以杂交稻为主,配合常规稻,大面积上应有3—4个品种搭配。主要当家品种不要超过种植面积的40%。常发病区应注意品种合理安排,合理搭配,这样基本上控制了稻瘟病病害的流行,为品种布局提供了好经验。
  3.2.2消灭越冬菌源 由于稻瘟病的初染源是带病稻草和带病种子,因此播种无病稻种,秧田期以前彻底处理完病稻草,是防治稻瘟病初染和病害流行的有效措施。带病种子不能作种用,即使要用也要先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病稻草可用作柴火,在开春以前用完。
  3.2.3加强栽培管理 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抵抗力。做到基肥足、追肥巧、基肥看地、追肥看苗;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以控氮稳磷补钾为用肥原则,N:P:K肥的比例掌握在2:1:1,能有效控制住稻瘟病的为害。灌水应以深水返青,浅水分蘖,晒田拔节和后期干湿壮籽为原则。
  3.2.4、药济防治 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稻瘟病时,应根据不同发病时期采用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药剂,及时、准确地用药。
  一是浸种:在播种前处理水稻种子。选用75%三环唑2000倍液,浸种24小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二是防治水稻苗瘟、叶瘟:主要抓住在发病初期用药。 本田栽秧后一个月内进入分蘖期开始,经常检查田间叶瘟病情,如发现发病中心或叶片上有急性病斑,即应打药防治。 防治水稻叶瘟,在移栽前5天,用75%三环唑1500倍液喷撒秧苗作送嫁药,可有效预防叶瘟。本田发病可每667㎡用40%稻瘟灵乳油100毫升或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2%春雷霉素100—150毫升兑水45—60升均匀喷雾。
  三是主防叶枕瘟、穗颈瘟和节瘟 这三种稻瘟病对产量影响均较大,要注意普防。预防穗颈瘟要着重在抽穗期对水稻进行保护,特别是破口期和齐穗期是防治关键时期。感病品种和稻苗嫩绿、施氮肥过多而发病较重的田块,用药2—3次,间隔期为10天左右。 一般在破口见穗5—10%开始施第一次,齐穗期施第二次药即可达到预防目的。保护药剂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每667㎡用30--40克,加水45—60升喷雾;发病田块可用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每667㎡用80—100克,加水45---60升喷雾。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


关于好农资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好农资招商网  客户服务: 好农资招商网   好农资招商网   好农资招商网  
招商热线:0371-55689649  电话:0371-55689649  传真:0371-55970067  农资营销群:56525670
中文域名:www.好农资.com  邮箱:haonongzi#sina.cn(请将#替换成@)
Copyright©2010-2014 haonong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豫ICP备11010769号
本站所有页面设计、数据、版权均归好农资招商网所有,任何抄袭、仿造、镜像均属侵权行为,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好农资招商网由郑州中原区须水法律服务所做为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