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把好农资网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农药招商 肥料招商 种子招商 产品招商 热销产品 农资企业 农资经销商 农资信息 农化百科 农资商情 代理留言
农资经销商 北京 河北 内蒙古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云南 重庆 陕西 甘肃 新疆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辽宁 吉林 山东 安徽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
产品招商 杀虫剂 | 除草剂 | 杀菌剂 | 杀螨剂 | 调节剂 | 原药 | 助剂 | 其它农药 | 氮肥 | 磷肥 | 钾肥 | 复合肥 | 叶面肥 | 冲施肥 | 其它肥 | 农资农机
网上农资会-好农资网
好农资招商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农资信息 > 正文
农资市场乱象调查:化肥市场问题多多
http://haonongzi.com   发布日期:2011-3-12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棉虫威-硫丹·水合霉素·专杀介壳虫-杀扑磷·土豆田专用除草剂
·蓝精灵系列水溶肥-烟叶专·生姜田专用除草剂·百草枯·玉民闲--玉米田苗后除草
·包膜氮肥·天斧神功-乙草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海藻肥-包膜缓释型
·苯醚甲环唑·淮阳丰达-魔粒-冲施·锄锈·专治 灰霉病

    

  ●一些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利欲熏心


  ●个别农民朋友贪图便宜、维权意识差


  ●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服务跟不上


  编者按


  农业生产资料(简称农资)是关系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粮食安全的大事。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农资生产和销售格局已被打破,国有集体生产和销售一统天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农资的生产和销售已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但由于农资生产利润大,个别企业昧着良心赚钱,加之销售市场的不规范,农民贪图便宜,造成假冒伪劣农资坑害农民的事件时有发生。眼下正值我省春耕春播的季节,记者深入农家、田野,就假冒伪劣农资事件进行了解;同时也到监管部门、农资部门做了访谈。农民属于社会的底层,但农业生产却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连,因此,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有效监管,杜绝假农资,更好地护农、爱农、服务农民,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1.化肥市场问题多多


  从最近对农资情况的了解看,化肥市场问题较多,从生产规模来说,大厂小厂鱼龙混杂,特别是那些包装精美、色彩纷呈、功效神奇的化肥时常让购买者产生疑惑;从生产秩序来说,有些厂一证多用、无标生产;从销售情况看,仿冒名牌、虚假宣传等非法行为使农民屡屡上当,也使执法部门难以招架。化肥市场的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场难管复混肥。复混肥是采用物理方法将几种不同单质的肥料进行粉碎混合造粒而成或者不经过造粒混合使用(BB肥)。从概念上看,复混肥的生产比较简单,简单的工艺就免不了造假者的跟风。风陵渡工商分局执法人员曾便装去陕西省大荔县几家生产复混肥的厂家暗访,生产设备仅包括一台粉碎机、一台搅拌机、一台造粒机和一台烘干机,生产的原料也只是煤灰和粘土。厂里堆放着十几种名牌化肥袋子,有云南、贵州等地的,客户要什么含量的化肥他们就用什么含量的袋子装,要什么品牌就装什么品牌。价格低廉、暴利诱使,让这些农资生产者铤而走险赚取黑心钱。BB肥则要好于前者,但质量也很难保证。风陵渡工商分局执法人员还曾经去过几家小型肥料生产厂,生产设备更简单,一台磅、几把锨,只需将几种肥料混一混,一会儿就能生产几十吨。监管人员发现,河南省博爱县造假化肥的也很猖獗。这两种化肥已经被造假者搞臭了。而一些大厂家生产优质的复混肥,由于产品成本高,价格没有优势,在市场上竞争不过假货。工商人员建议,农民要使用复混肥不要盲目购买,先请专家检测,在了解了自己土地缺什么、少什么、需要补什么之后,再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合理投入,达到高产的效果。


  二是有机肥添乱。有机肥是用植物的有机质生产的肥料,这种肥料以有机质为主,肥力很弱,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壤结构。但现实中生产有机肥的厂家往往在有机肥中加入化学成分来提高有机肥中氮、磷、钾等的含量。有机肥价格原本低廉,可是一旦加入了化学成分,这价格就无法让人估摸了,再加上华丽的包装,那可真是宰你没商量。


  三是单质化肥、复合肥举步维艰。目前传统使用的单质肥料、复合肥料不再畅销,原因是一些经销商的恶意引导。例如:经销商花100元进一袋尿素,实际出售价比进货价要低5元-10元,钾肥、磷肥价格比较高,大多数经销商不进货或少进货,标高价格变相拒绝出售。复合肥价格高得惊人,一袋50公斤的要几百元,农民望而生畏,只能选择复混肥和有机肥。据调查,一袋复混肥经销商能从中赚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不等,高额的利润激发了经销商推销的积极性,从而造成单质化肥和复合肥料生产、销售的萎缩。


  四是专用肥没有标准乱生产。目前化肥市场最混乱的是专用肥,比如苹果专用肥、小麦专用肥、蔬菜专用肥等,国家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生产审批环节不严格,专用肥生产企业都是自己制定生产标准。


  姚姬娥 杨百岗


  2.农药生产暗藏猫腻


  山西省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世岩告诉记者,农药由于用量少,产品质量不稳定,有效期只有两年,过期不易销毁,不适宜大规模经营,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基本上就是个体经营。


  记者从一线执法人员那里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是,农药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和化肥相似,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无证生产、套证生产;②擅自在标签说明上扩大防治功效;③捏造、虚构境外境内厂名、厂址、翻新药名。造成这些局面的原因得从农药生产的源头说起,农药生产国家有严格规定,必须办理一整套严格的手续、购买复杂的设备、经过繁琐的工艺、投入大量的资金。一些有资金想生产的人变农药生产为中间体生产,他们将农药生产的复杂环节全部在工厂完成,以中间体销售,将最后一步在常温下的反应让给下游生产者,简单的工艺促使一些人违法生产,这样违规违法的操作必然造成农药市场的混乱。


  姬娥


  3.种子市场仍需规范


  种子是一种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但由于种子的使用者是处于弱势群体的广大农民,于是如何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确保农民能够使用到放心种子,不仅是农民和有关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应该思考的问题。


  由于种子市场用量不大、品种单调、销售渠道比较单一,农民一般选择的名牌多;还由于种子市场因为发现问题处罚力度大,所以问题比起化肥和农药相对较少,但假种子坑农害农事件也有发生,而且一旦使用假种子,后果会非常严重。目前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有3个:一是品种混乱。有些经销商非法引进种子,未审先推。更有甚者违背科学,引进一些不适宜在本地生长的品种蒙骗农民,给农民带来巨大损失。二是销售后责任不明确。销售商只管销售,不管后果,往往以所谓的优良品种打破和影响了传统品种的种植。三是制种企业混乱。运用高科技制种确实给农民带来了利益,为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一些种子生产企业无生产基地,制种企业便给予农民技术指导,由其代替制种,而一旦市场价格有变,农民抢先将手中的种子出售给其他一些经营种子的经销商,这些经销商便假冒其包装在市场上销售。


  种子有着较强的地域性、季节性等特征,而目前市场上的种子销售情况是,有的销售商只是到村里找两个关系户做宣传推销,出了问题有时连专家都找不到原因。鉴于种子的特殊性,风陵渡工商分局姚会武建议,引进种子应该到省农业厅审批。用完善立法、强化执法、提高农民维权意识等措施来保障农民利益迫在眉睫。


  4.农资市场乱象剖析


  就目前农资市场的情况,2月20日记者专门走访了省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世岩。姜总分析了当前农资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是监管部门过多。按照国家体制,质检部门监管农资生产的源头,工商部门监管农资流通领域,但我省没有明确分工,两家什么都监管。这样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容易造成互相扯皮,谁都管谁都不负责任,有了利益争抢,遇到问题推诿,监管漏洞多,从而让生产厂家和销售商钻了空子。而据记者了解,农资市场混乱还有另外四方面的原因:一是经营主管部门太多。供销社、土肥站、果桑站、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都经营农资,造成经营渠道多而混乱。二是经营主管部门不负责任。现在还有一个怪现象,就是一些县级农资公司只设一个经理,一个会计,它不直接经营农资,但它到工商部门办理多个营业执照,以租赁、承包的形式发给下岗职工或其他社会人员经营农资。而每个乡镇都有1个到3个土肥站、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分支机构,一些个体户采取挂靠、承包的方式,从这些部门取得经营资格,成了经营农资的主体,这就造成了农资市场经营混乱。三是农资供应渠道混乱。表现为厂家自主推销,送货上门,为了占领市场甚至赊货;厂方与代理商联合经营,采取检测土壤成分给农民出示配方,联手制造农民所需的标准化肥、农药;而一些所谓的农业专家技术指导、现场讲解、邀请农民学习、参观、旅游、典型场地示范,这些人不择手段给农民推销农资。四是农民误解上当。一些农民过于相信所谓的集体、国营等单位的销售渠道;个别农民通过所谓的培训、指导甚至吃、拿,有时明知有假,还违心帮助厂家宣传推广,因其在这种方式中得了小恩小惠,一些农民即使自己受了损失,也难以启齿。


  5.净化市场给力三农


  假农资不仅对农资市场的价格秩序冲击很大,还给农民造成一种抵触心理,嫌真农资的价格高,有的农民图便宜就会买到假农资。但不管是种子的原因还是化肥的原因,农作物生产有季节性,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来,最后都会造成农业减产,严重的甚至绝收。那么,该如何净化农资市场,杜绝假农资,让农资最大限度地给力三农?


  净化农资市场最关键的是监管部门一要责任明确,抓紧解决好多头管理的问题,也就是严格明确生产环节质检部门监管,销售环节工商部门监管的问题;二要增强监管部门的责任心,监管部门不能争权争名争利,应该争责任。农资市场监管有漏洞,还有一个原因是人际关系复杂造成的监管不到位。一些不诚信的生产者和销售商,出了问题到处找关系,人为地给监管部门造成掣肘。所以,对于那些给农资监管出难题的人,一旦发现,对生产者和经销商应该给予严厉处罚,严重的当令其停产和吊销营业执照,对说情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净化农资市场农资经销商的诚信经营非常关键。农资经营主管部门要加强人员管理、监督、指导、提高经营人员的素质,真正在重农惠农支农护农服务上下工夫。省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世岩介绍,省农资集团有限公司从1998年农资市场放开后,就在全省各县设立了经销网点,他们销售的化肥占农民需求总量的40%,都是从大厂家进货,经销的是高含量的优质化肥,农民到省农资集团有限公司的经销网点购买化肥,还可享受优惠和补贴,以弥补其误工误时费用。一旦发现有人出售假农资,公司立即给予除名,由于管理严格,省农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各经销网点一直坚持诚信经营,从无假货。


  而农民农资知识和法律知识的缺乏往往使兜售假农资的商贩钻了空子,所以农业部门应该加大相关知识的宣传,让农民朋友买农资时学会辨别真假,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现场指导、专家推广,农民朋友发现问题还要及时向监督部门反映。


  一位农业专家认为,由于目前专用肥没有标准乱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农资市场,应该取消专用肥。


  风陵渡工商分局姚会武建议,对于农资的经营,国家应该像汽车、家电下乡一样,召集一些信誉好、质量高的大企业搞产品下乡,直接给农民优惠,政府补贴厂家。


  姚姬娥

 
  关键词:农资市场 化肥


关于好农资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好农资招商网  客户服务: 好农资招商网   好农资招商网   好农资招商网  
招商热线:0371-55689649  电话:0371-55689649  传真:0371-55970067  农资营销群:56525670
中文域名:www.好农资.com  邮箱:haonongzi#sina.cn(请将#替换成@)
Copyright©2010-2014 haonong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豫ICP备11010769号
本站所有页面设计、数据、版权均归好农资招商网所有,任何抄袭、仿造、镜像均属侵权行为,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好农资招商网由郑州中原区须水法律服务所做为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