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苹果 | 葡萄 | 番茄 | 黄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麦家公杂草防除要点 |
![]() |
在黄淮海冬小麦产区,部分除草剂应用较多的麦区,近几年麦田杂草群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麦家公、婆婆纳发生量较大,防治比较困难,必须针对不同地块的草情和生育时期选择适宜的除草剂种类和适宜的施药剂量,否则就不能达到较好的除草效果。一般年份在麦家公、婆婆纳小麦播种后2~3周开始发生,多数于11月份达到出苗高峰,小麦返青期麦家公、婆婆纳快速生长,3月份即逐渐开花成熟。防治时应抓好冬前期杂草的防治,在小麦返青后开始快速生长,难于防治。 防治措施 小麦冬前期,对于中南部麦区,气温较高11月上中旬,对于适期播种的小麦,麦家公、婆婆纳、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米瓦罐等阔叶杂草大量出苗,且杂草较大较多时,应及时进行防治。可以使用下列除草剂: 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g/亩; 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40g/亩; 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g/亩+40%氟 唑草酮干悬浮剂2~4g/亩; 15%噻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g/亩+40%氟唑草酮干悬浮剂2~4g/亩; 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30g/亩+40%唑草酮干悬浮剂2~4g/亩; 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g/亩+10%乙羧氟草醚乳油10~15ml/亩; 15%噻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g/亩+10%乙羧氟草醚乳油10~15ml/亩; 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30g/亩+10%乙羧氟草醚乳油10~15ml/亩; 对水30~45kg,均匀喷施,可以有效防治杂草(图7-119至图7-122),基本上可以控制小麦整个生育期的杂草为害。该期施药应注意墒情、杂草大小和施药时期,适当调整药剂种类和剂量;对于中南部麦区施药过早时药量应适当加大,不要用氟唑草酮和乙羧氟草醚;该期不能施药过晚,在气温低于8℃时,除草效果降低,对小麦的安全性较差或出现药害现象。 |
![]() |
相关作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