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紧急提醒!“玉米癌症”今年强势来袭,严重爆发将导致绝收!快看防治方法! |
来源:农业技术 2023-6-13 11:08:00 |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俗称“小矮子玉米”、“座坡”,也被称为“玉米癌症”,它主要是有带病毒的灰飞虱持久性传染。
1、病株生长受到抑制,平均身高却只有几十厘米,节间粗肿缩短,严重矮化。
3、病株光长叶子不拔节,叶片密集丛生,又短又尖。 4、叶片上原本清晰平滑的叶脉也会变得断断续续杂乱无章。随着病情发展,植株的叶背、叶鞘上的叶脉还会出现明显的条状突起。 5、轻病株雄穗发育不良、散粉少,雌穗短、花丝少、结实少。重病株雄穗不能抽出或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无花粉,雌穗畸形不实或籽粒很少。
玉米粗缩病以带毒灰飞虱传播病毒。灰飞虱若虫或成虫在地边杂草下和田内麦苗下等处越冬,为翌年初侵染源。春季带毒的灰飞虱将病毒传播到返青的小麦上,以后由小麦和地边杂草等处再传到玉米上。
一、农业防治: 1、提倡不种春玉米,近几年,正处玉米粗缩病流行年份,若改革耕作制度,不种春玉米,改种其他农作物,切断毒源传播途径,可促使该病及早消退。 2、选用抗病品种,这是解决玉米粗缩病危害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不同的玉米品种对粗缩病的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异。 3、调整玉米播期,避开灰飞虱的传毒高峰期。5月上中旬播种的玉米,出苗后正赶上灰飞虱的传毒高峰期,再者玉米的3-5叶期易感病,因此发病率最高。 4、清除杂草,田间、地头、沟边等处的禾本科杂草是灰飞虱传毒的中间寄主,在玉米出苗前,清田边、路边及沟内杂草,减少中间寄主,防止灰飞虱在玉米出苗后迁移到玉米上为害,从而压低毒源。 5、强田间管理。玉米苗期要加强田间管理,促苗早发,及时间苗,发现感病植株及早拔除;同时及时浇水,防治干旱加重病毒病的发生。 二、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要抓4个关键时期,选择低毒高效农药,统防统治,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1、玉米播种期使用含有内吸性杀虫剂的种衣剂或玉米拌种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以达到驱避灰飞虱的目的,同时对种子带毒也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2、小麦灌浆期5月中旬小麦灌浆初期,正值防治一代灰飞虱低龄若虫的关键时期,此时,及时把握灰飞虱的发展动态,针对低龄若虫高峰期集中统一用药,采用吡虫啉(10克/亩)或扑虱灵(50克/亩)等具有内吸性的农药,对麦田及路边、沟内未清除的杂草喷雾处理,喷药时注意用足水量,喷匀喷透保证治虫效果。
因此必须把握好时机,在灰飞虱迁飞初期,在玉米田用药,每亩用扑虱灵50克或用吡虫啉20-30克与病毒A50克混合兑水喷雾,隔3-5天一次,连喷3-4次,对该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4、感病初期可选用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20毫升,加入玉米专用液肥混合后喷施,可有效控制发病。抗病毒制剂的使用一定要突出个“早”字,过了玉米的5叶期,其控制和治疗效果就差了。 特别注意事项 1、喷施药剂的时间偏迟,一般在玉米的7~8叶期,这时灰飞虱已把病毒传播到玉米上,其防治效果自然就会不尽如人意。 2、即使防治的时间比较及时,但往往会忽视道旁田边地头灰飞虱的栖息场所,防止喷药过后,再次迁移到玉米田中继续为害。 3、灰飞虱、蓟马、跳甲等传毒昆虫喜飞善跳,白天多潜藏在土缝中,傍晚出来取食为害。在喷药时间的安排上,一般应掌握在下午四五点钟或傍晚。有些人无视这些害虫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想当然地选择上午喷药或打工下班后的午休间隙喷药,不能有效杀灭害虫,影响了药效的发挥。 |
![]() |
![]() |
相关阅读 |
出芽短梗霉菌获新西兰环保署批准 多氧霉素D锌盐产品拟批准 |
广东湛江举行无人机喷洒农药示范 |
特克斯县为果农发放苹果小吉丁虫防治农药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