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大洗牌下的2021年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来源:《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1-12-13 9:18:00
    

    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疫情、极端天气影响,自然资源和产品价格波动、农副产品价格不及预期,原料产品涨价惊心动魄,可以说环境瞬息万变,行情跌宕起伏,难以预料。与此同时,能耗双控和原材料短缺的当下,很多企业没有赶上节奏,错过最佳的采购期,经营状况难以为继,面临淘汰风险。这一年,真正的大洗牌拉开序幕。

大洗牌下的2021年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2021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呢?

    不陷入“涨价”漩涡

    2021年五六月份开始,农资产品平均涨幅达到了70%-80%,其中,化肥价格长期保持在近十年的历史高位,市场行情上涨幅度之大、周期之长,超出了很多人的预判,高涨的价格让人闻风丧胆,“涨价”成为农资人见面必谈的热门话题和热词。

    从农资生产端来看,氮肥从原一千六百多元每吨涨到三千多元每吨,涨幅近2倍。黄磷从一万五千多元每吨最高涨到七万多元每吨,涨幅接近4倍。钾肥从一千七百多元每吨涨到四千多元每吨,涨幅接近1.5倍。农药方面,草甘膦、草铵膦、甲维盐、阿维菌素等大宗类产品均有不同程度地上涨。

    而从消费端来看,因为国际形势、疫情影响及近几年主要经作种植规模的扩张,经济果品、蔬菜等普遍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同时受农产品周期性价格的变化,导致农产品价格普遍低迷,农民生产经营困难,投入农资产品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农资下游涨价难。也就是说,上游生产端原料成本前所未有上涨,下游消费端价格涨不上去,农资成本传导十分困难,中间商利润被压缩,导致农资渠道压力极大。

    总结一句话,上游涨价缺货与下游价格低迷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剧了行业不确定性,淘汰赛进入新阶段,一部分不规范的企业将在这轮风暴中消失,优秀的企业必须从各个方面强化应对危机的能力,他们顺势而为,不断巩固资源和技术,保持企业的稳定性和战斗力。

    实际上,对此次涨价,很多人都想知道真正的拐点在哪?

    据悉,相信随着疫情的平复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有力调控,高涨的行情形势会回归理性,良性运转,价格会平稳下来。而企业千万不要一味地陷入涨价的漩涡中,要趁此机会修炼内功,升级产品,放平心态,强练内功,做好自己的主业。千万不要靠噱头吸引眼球,因为这都不是长久之计。企业要想长久发展最终还是靠产品效果,看谁能为农民解决更多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在洗牌过程中存活下来。

    产品力才是驱动力

    原材料的价格暴涨推动农资产品价格水涨船高,倒逼企业抛弃概念性营销,回归本质,关注产品价值,去踏踏实实地做产品。所以说,越是竞争白热化,产品越是能显得重要。

    在市场上,产品才是企业征战市场的神兵利器。只有不断创新产品,让产品定位适应市场,才能让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将产品运用出独特优势,才能无往不利。

    2022年行业一定会进入调整期,产品创新成为企业决胜市场的重点,将常规产品在成本上做到最低,新型产品在功能上做到显著将是很多企业的诉求。

    实际上,目前市场上不缺好的产品。现在农资产品登记证总数多,产品种类也非常多,竞争越来越大。以农药行业为例,截至2021年4月30日,农药登记证数量42365个,这些产品市场上已经够用了,但是能解决问题的好产品非常缺乏。那什么是好产品呢?好产品会说话,一个好的农资产品只有也必须让种植户赚到更多的钱,让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才称得上是好产品。

    走访中,我们也了解到,现在每一款好产品都是企业不断通过“前期研发创新、中期试验实践、后期示范推广”而来,良苦用心可见一斑。正是本着这样的态度,才造就了市场上众多精益求精的产品。

    总而言之,有核心技术做支撑的好产品永远是企业洞穿行业和市场最锋利的武器,企业必须要不断创新产品,让产品定位适应市场,始终坚信好产品做背书,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具体到产品来讲,明年那些高含量高价位的复合肥会淡出C位,低含量的功能性专用肥将成为竞争的主战场,具备土壤修复和补充中微量元素的钙镁磷肥等将成为主战场,功能性肥料将迎来大机会。农药类高性价比的化学农药、生物农药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将迎来春天。

    坚持长期主义

    最近几年,焦虑一直是行业的共识,引发焦虑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过于急躁 :急着看到成果,急着想要达成目标。不过,2021年太多的意外,让我们开始冷静下来,意识到越是急,目标往往越难实现;越着急就越失望,越失望就越焦虑。

    就像现在很多人都渴望快速打造一款爆品,着重描述“爆”这一结果,却淡化了艰苦的过程,让很多人误以为打造爆品是容易的。但一个好产品的诞生,用十月怀胎来形容是不为过的,不断地迭代,不断地优化,非但没有想象中的那般轻松愉快,有时候甚至很痛苦。实际上,一款爆品是将极致的产品力渗透到每个环节,坚持长期主义,才能打动客户,引爆产品。

    也就是说,如果你做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来三年,你会发现和你同台竞技的人很多;但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来七年,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人就很少了。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做那么长远的打算。如果你做到了,成功的几率也会大一些。

    对我们行业来讲,行情大变动下,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长期主义的重要,要报以长期主义的眼光来看待今年变幻的局势,练好内功,做好自我升级。

    坚持长期主义,短期内也许看不到效果,但时间越久,就会越来越轻松。采访中,住商肥料青岛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张同磊表示,我们不能以取得一场战斗或者一场战争的胜利而自满。企业要想长远稳定发展,还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确定性”,这个“确定性”就是核心竞争力,要坚持长期主义,坚守品质信仰,深耕好自己的主赛道,体现在产品上就是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只要二者都做到极致,就能不断生出应对现在和未来战争的势能。

    所以说,做产品并非一朝一夕,要长期坚持,长期做研发,做示范,做田间应用,在不断地日积月累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构筑利益共同体

    越是艰难的时候,企业和渠道商越要抱团取暖,跨过寒冬。

    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很多制剂企业在涨价面前对下游表示不涨价,他们表示,特殊时期,他们恪守承诺,与渠道商一起风雨共担。

    据了解,在今年特时期,很多企业非常注重渠道建设,他们有些围绕零售商打造标杆,重点对零售商进行产品和技能服务的培训,助力他们能结合当地种植作物进行深入服务,以此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黏性。与此同时,他们也打造标杆代理商,这样做,不但在特殊时期传播了企业文化,推广产品的应用方案,也建立起和地方区域种植的链接桥梁,打通农业农资最后一公里。

    未来的农资行业,更先进、更科学、更专业将是发展方向。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就要求企业更加重视研发和应用,因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根本。相信未来的厂商关系也会逐渐的简单和明晰,他们将会以共同的理念和更加专业化的产品技术,携手并肩,一起致胜未来。

    致力于农服

    当不确定性成为未来行业的常态时,农业服务越来越得到重视!

    眼下,健全农业专业化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目标。重要的是,在土地流转、土壤修复、减肥增效和乡村振兴等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农民已经分为三类:第一类自己种地的农民,我们用传统的经销商去服务他们。这类用户希望自己种地、自己收粮;第二类是托管种地的农民,特点是年纪偏大,对农村具有非常深的感情,需要粮食,但是年龄和体力跟不上。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这类用户会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新的营销服务模式,通过农业托管服务来给他们提供帮助;第三类是把土地外包、流转出去的农民,这部分农民的特点把自家的土地承包出去收取一定费用,自己外出打工,不需要粮食。后两类农民的需求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正是因为这些,国内农资行业一些大企业开始布局农服版块,比如云图控股,从2017年开始着手布局农服板块,目前已成为集团的核心战略板块之一。迄今为止,丰云农服已经在全国建立了570多家县级农服中心,2022年的目标是建立1000家县级服务中心、10000家以上村级服务站。

    可以预见,未来行业的发展,服务力将是考核企业最重要的标准,想要做到行业的高精尖企业,服务是必不可少的,那些深度聚焦作物,有技术服务实力的企业才能走得更稳,更长久。

    不平凡的2021年即将过去,2022年将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希望广大农资从业者顺势而为,放平心态,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上下足功夫,保证资源的稳定。不断打造企业的综合 竞争实力,把握机会实现发展。

相关阅读
韩长赋主持召开农业政策创设座谈会
环保风暴来临,化肥、农药企业将面临大考验!
农民用飞防到底是亏是赚?这帐算下来不得了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