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术白绢病的症状表现、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 |
来源:网络 2021-10-20 15:26:00 |
白术白绢病是白术的主要病害之一,病原是真菌中的半知菌。该病害的发生极大的影响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阻碍了白术种植产业的发展。本文将为大家详细总结白术白绢病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应对该病害。 症状表现: 发病植株地上无明显症状,根茎溃烂发臭,植株枯萎死亡。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增高,根茎内的菌丝穿出土层,向土表延伸,土面可见乳白色或米黄色的菌丝层,最后呈茶褐色似油茶籽状的菌核。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蔓延很快,不及时防治,会造成严重的产量降低。 发病条件: 高温是白绢病发生的重要气候条件,6月下旬至9月上旬,平均气温在26℃以上,是发病高峰期。降雨有利于发病。不同前作种类影响白绢病的发生。前作为水稻时发病率最低,玉米时次之红薯时较高,花生时最高。不同栽植时期或白术的生育期对白绢病无影响,迟栽40天的在病始期、高峰期与严重度诸方两均无不同。不同土壤和排水条件也影响发病,坡地红壤上和开深沟排水的河边水稻田发病率低,而未开沟沥水的河边稻田发病率高。 防治方法: ①选用无病害的植株留种,并与禾本科植物轮作。 ②发现病株及时拔起,集中地外烧毁,并用生石灰消毒病穴。 ③栽种前用哈茨木霉处理土壤,可减少发病。 ④术栽栽种前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3~5分钟,晾干后下种,可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 又名根基腐烂病,病原是真菌中的半知菌, 是白术的主要病害之一。5月上旬发病,6~8月渐趋严重。发病植株地上无明显症状,根茎溃烂发臭,植株枯萎死亡。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增高,根茎内的菌丝穿出土层,向土表延伸,土面可见乳白色或米黄色的菌丝层,最后呈茶褐色似油茶籽状的菌核。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蔓延很快,不及时防治,会造成严重的产量降低。 |
![]() |
![]() |
相关阅读 |
南瓜高产种植经验总结 |
大蒜根螨的发生规律、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
早春马铃薯的科学种植技术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