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是非常受欢迎的水果之一,近年来,在国家及地方利好政策的支撑下,中国荔枝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目前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四川等省份的荔枝种植面积达810.46万亩,预计总产量255.35万吨,其中广东作为中国荔枝生产第一大省,预计产量可达到128.8万吨。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一下,我国登记在荔枝树上的农药以及登记市场前景,供农药生产企业研发新产品或扩充本企业登记产品参考。
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截至2021年5月,国内登记在荔枝树上的农药产品超过了130个,登记有效成分包括:咪鲜胺、代森锰锌、氟节胺、毒死蜱、赤霉酸、24-表芸苔素内酯等。登记剂型有: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水剂、水分散粒剂、可溶粉剂等。登记类别为: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其中,杀菌剂71个,杀虫剂44个,植物生长调节剂20个,以杀虫剂、杀菌剂为主。但2020年我国荔枝树上新增农药登记产品3个,均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详见表1。由此可见,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在荔枝作物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潜力可以开发。

荔枝树上的杀虫剂大部分登记用于防治蒂蛀虫,蒂蛀虫是为害荔枝的头号害虫,不仅严重危害果实,同时也危害嫩茎、嫩叶、花穗,做好荔枝蒂蛀虫的防治工作将直接决定荔枝的收成。因此,荔枝蒂蛀虫的防治是荔枝害虫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目前登记防治蒂蛀虫的产品有:顺式氯氰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除虫脲、高效氯氰菊酯+三唑磷、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虱螨脲。除已登记产品外,徐淑[1]等人采用药膜法测定了4种药剂对荔枝蒂蛀虫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对荔枝蒂蛀虫成虫的LC50为7.34mg/kg,具有较高的毒力,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3%高效氯氰菊酯·三唑磷乳油和15%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乳油的毒力则相对较差。田间药效试验中,这4种药剂对荔枝蒂蛀虫的田间防效均在90%以上。说明供试验药剂对荔枝蒂蛀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荔枝产区继续推广使用。
荔枝霜疫病是我国荔枝生产和贮藏运输过程中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也是荔枝树杀菌剂上登记做多的防治对象。目前登记防治霜疫病的有效成分有:霜脲氰、代森锰锌、双炔酰菌胺、王铜、氰霜唑、喹啉铜、福美双、甲霜灵、百菌清、嘧菌酯、烯酰吗啉、咪鲜胺等。
综上可见,我国用于荔枝树上的农药较少,登记主要以杀菌剂、杀虫剂为主,植物调节剂还较少。我国荔枝树登记农药市场空间巨大,尤其植物生长调节方面,希望有相关登记需求的企业赶紧抓住机遇,抢占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