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半夏红天蛾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
来源:网络 2020-7-22 15:09:00 |
半夏红天蛾别名红夕天蛾、暗红天蛾等,在全国众多地区均有分布,常常给农户们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农户们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今天小编将为大家详细总结半夏红天蛾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应对该虫害。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33?40mm,翅展55 ? 70mm。体、翅以红色为主,有红绿色闪光。头部两侧及背部有两条纵行的红色带;腹部背线红色,两侧黄绿色,外侧红色;腹部第1节两侧有黑斑前翅基部黑色,前缘及外横线、亚外缘线、外缘及缘毛都为暗红色,外横线近顶角处较细,愈向后缘愈粗;中室有1白色小点;后翅红色,靠近基半部黑色;翅反面色较鲜艳,前缘黄色。 (2)卵扁圆形,直径1 ? 1.5mm,初产时鲜绿色,孵化前淡褐色。 (3)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75 ? 80mm。头和前胸小,后胸膨大,体上密布网纹。胸部淡褐色,鳞片状。腹部第1 ? 2节背面有1对深褐色眼状纹,纹中间有月牙形的淡褐色斑,斑周围白色。各腹节背面有浅色横线,体侧有浅色斜线。尾角黑褐色。腹部腹面黑褐色。 (4)蛹纺锤形,长42?45mm,棕色,有暗褐色斑。 发生特点: 该虫在杭州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以蛹在土表下蛹室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出现越冬代成虫。成虫日伏于半夏植株或树林荫处,黄昏时开始活动,吸食花蜜,趋光性强。成虫将卵散产于半夏叶背,少数在叶面,多数- -叶只产1粒。高龄幼虫一夜间可将10余株半夏的叶吃尽,遇食料缺乏时向四周扩散。幼虫老熟后,吐丝卷叶或用土粒筑成蛹室化蛹。以5月中旬至7月中旬发生量大,为害最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 )秋后或早春耕翻土壤,以消灭越冬蛹。 (2)幼虫发生期结合中耕除草,人工捕捉。 (3)清洁田园,中耕松土破坏其荫蔽、化蛹场所。 2、物理防治 黑光灯诱杀成虫。 |
![]() |
![]() |
相关阅读 |
板栗播种什么时间合适?有哪些播种方式? |
什么是白脉粘虫 |
防治樱桃树上红颈天牛须知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