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花果疫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
来源:网络 2019-12-18 17:34:00 |
随着无花果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病虫害问题开始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本文为大家详细总结了无花果疫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应对该病害。 发病症状: 无花果的叶片、新梢、枝条和果实都能感染此疫病。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病,南方的梅雨季节易发病,发病时下部出现不规则的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逐渐扩大,严重时枯焦落叶;新梢发病后,呈黄褐色至暗褐色;病果潮湿时有白色霉层,迅速软化、落地,遇干旱天气,易失水干枯,挂于枝头。 发病规律: 该病是由疫霉病菌引起,病原菌随病组织在土壤中越冬,无花果展叶时开始活动,降雨时土壤表层的病菌溅到下部叶片上,此为初步感染。一般6月底至7月,9月份有两个发病高峰期,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一时期的降雨情况及田间的温湿度。雨水多,发病重;树龄高,枝叶密,田间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如防治不利,土壤中此菌逐年增多,随雨水冲刷逐渐扩散,种植年限越长,发病率越高。 此种病害,主要由于高温高湿造成,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原因,发病极少,即使发病也仅集中在夏季连续几天持续降雨时,采用加强田间管理的方法即可避免防治。南方地区雨水频繁,且气候温湿,此病害发病几率高且程度较重,可采用药剂防治。 防治方法: 1、田间管理 无花果不同品种间疫病发生的情况相差悬殊,可在品种选择上做些选择。在种植时合理选择种植密度,以果树长成后,通风透光好为佳。对于已经建成的无花果园,可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提高定干高度,不留过长的结果枝,尽量减少枝条下垂,主干20厘米以内的分支全部去掉,减少病菌的侵染机会;适当去除叶片密度高处的叶片,提高果树通风透光的条件。加强田间管理,即使排除积水、除草、清除病果。如有条件,可以用地膜对果园进行全园覆盖,防治病菌随雨水飞溅侵染植株。 2、药剂防治 对于发病频繁,发病较重的地区,根据各地情况选择在6月初、6月上旬、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三个时间段开始喷药保护,可选用1:2:200的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或80%多菌灵500-600倍液,每隔7到10天喷一次,连喷3到5次。久雨初晴需及时喷施。 |
![]() |
![]() |
相关阅读 |
薄荷的种植时间,薄荷的种植技术 |
预防夏季茶树生病可采取的措施 |
冬棚蔬菜施用哪些肥料好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