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豌豆花叶病的危害、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详细介绍 |
来源:网络 2019-1-9 17:51:00 |
豌豆花叶病是一种病毒性植物病害,在全国各种植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豌豆的产量,降低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豌豆花叶病的危害、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危害: 豌豆花叶病全株发病。叶片上出现花叶症状并变形,茎叶上形成块斑,萎蔫,严重时枯死。花瓣和豆荚上也出现花叶症状,豆荚畸形,表面上的蜡质物消失,品质和产量均下降。有时,整株黄化,叶片萎缩簇生,不着花。 发病原因: 豌豆花叶病的病毒在寄主活体上存活越冬,由汁液传染,还可由蚜虫传染,此外种子也可传毒,但其带毒率高低不一。土壤不能传染。在毒源存在条件下,利于蚜虫繁殖活动的天气或生态环境亦利于发病。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早期发现并拔除病株。 2、及时全面喷药防治蚜虫。药剂可选用:20%高效氯氰菊酯·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5%S~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喷2~3次,尽可能大面积连防,杀蚜防病效果才明显。 3、在花叶病发病初期,也可以用下列药剂:20%盐酸吗啉肌·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200~300倍液。可有效控制病害的蔓延。 |
![]() |
![]() |
相关阅读 |
高粱条螟的特征介绍 |
黄瓜味苦该怎么治 |
棉花施肥要点很重要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