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蔬菜叶片发黄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
来源:网络 2018-3-8 17:39:00 |
蔬菜叶片发黄的原因较复杂,有时是由一种原因引起的,有时是由几种原因造成的。因此,发现蔬菜叶子发黄时要仔细观察、调查,并根据栽培蔬菜的生态环境、田间管理和气候因子等综合分析、研判,方能对症下药。 1、水分 1.1 土壤偏涝 蔬菜应根据不同的蔬菜种类及同种蔬菜的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特性来灌溉,但如果浇水过勤,就会导致土壤水分过多,根系吸水吸肥受阻,若长期缺氧可烂根。土壤缺氧的初期老叶无明显变化,而幼嫩叶则暗黄且无光泽;枝干细小黄绿,新梢顶叶萎缩不长,呈淡黄色,后期老叶逐渐暗黄,最终枯萎死亡。 应对措施:及时控制灌溉量,并松土、排水、加大棚室的通风量。 1.2 土壤偏旱 干旱时,蔬菜的光合作用下降,生长停滞,光合产物的运输由于缺水而受阻,蔬菜体内有机物大量水解,呼吸增强,有机物被大量消耗。同时,蔬菜体内的水分重新分配,新叶从老叶中夺取水分。因此,干旱时新叶生长比较正常,但老叶的叶梢或叶片边缘发枯、发干,自下而上萎蔫、枯黄、脱落。 应对措施:可根据田间土壤的干湿程度及蔬菜的叶片状态及时进行灌溉,并掌握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1.3 空气湿度偏小 北方冬季加温的棚室,或夏秋季节长期高温干旱,会导致空气干燥,易使蔬菜出现叶缘枯焦或叶尖干枯,叶片上有焦斑发生,边缘卷曲起皱变棕褐色等症状。 应对措施:应经常向蔬菜上喷水,或利用喷灌、加湿器等增加空气湿度。 2、光照 2.1 光照不足 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要求2倍于光补偿点以上的光照强度,此时蔬菜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除补偿呼吸消耗外[1-5],剩余的有机物才能满足正常生长发育所需。如果蔬菜长时间得不到足够阳光,就不能形成叶绿素,蔬菜的细胞就不能正常分化,秧苗的茎枝细弱,叶片黄化,继而脱落。高秧搭架的蔬菜,尤其是在棚室中,由于定植过密、施肥过量、整枝打杈不及时,很容易使内膛枝叶光照不足,逐渐导致植株衰弱,叶薄而黄,少开花或不开花。 应对措施:及时进行人工补光、掐尖、打杈,棚室蔬菜还可选择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来调节光质。 2.2 光照过强 在炎热的夏季,强烈的阳光会使植株中上部叶片和果实灼伤。叶片受害初期,在叶脉间出现灼伤斑,被灼部位褪绿发白,而后斑块连成大块,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白色。裸露在外的果实,由于被太阳光直射,表皮细胞温度增高,导致死亡而产生日灼斑。雨后初晴果实上的水珠如同凸透镜一样汇聚阳光,也可导致产生小的日灼斑。 应对措施:高矮秧搭配种植,合理密植,喷灌增湿降温,棚室加遮阳网。 3、温度 3.1 温度过低 冬季若低于蔬菜生长的下限温度,则会加大细胞中原生质的黏性,细胞渗透作用下降,从而降低呼吸速率,水、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减慢,叶黄症状显现。反之,此时棚室内的气温过高,植株蒸腾作用过盛,根部吸收的水分、养分供不应求,同样会导致叶片变黄[1-6]。此外,在炎热夏季气温高时,骤然浇灌冷水等,也易导致叶尖或叶面局部发黄焦枯,甚至全株枯死。 应对措施:冬季加强棚室的加温和保温,避免在中午高温时灌溉。 3.2 温度过高 在夏季高温季节,蔬菜在高温处被强光直接曝晒,极易导致幼叶叶尖和叶缘枯焦,或叶黄脱落。 应对措施:喷水增湿,棚室可利用棚架覆盖遮阳网、覆盖杂草、抹稀泥等。 4、营养 4.1 缺素症 钾、氮、镁、锌、磷等元素在蔬菜体内有较大的移动性,缺乏这类营养元素的症状都发生在蔬菜下部的老熟叶片上,这是由于缺素时老叶的这些元素向新叶中转移。而对于硼、钙、铁、硫、锰、铜等在植物体内不易移动的元素,其缺乏症常见于新生叶或芽。 不同元素的作用不同,如氮、锌、钙延长叶片寿命,进而延长光合时间;镁、氮可促进枝叶生长,扩大光合作用面积,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硼、磷、钾可改善光合产物的运输和分配。 4.1.1 老叶先黄。①缺氮。缺氮植株瘦弱,枝条细长发硬,叶小花小。叶色从老叶到新叶由浓绿而渐变淡,继而出现黄白或红紫色,直到萎黄脱落,严重时全株失去绿色。②缺钾。秧苗茎杆纤细柔软易倒伏,植株矮小。老叶叶尖、叶缘枯焦,叶片皱曲,由叶尖沿着叶边出现黑褐色斑、叶缘卷曲呈火烧色及黄色且易脱落。③缺磷。叶片由深绿色转为紫铜色,叶脉(尤其是叶柄)呈黄中带紫色。花芽形成困难,花小而少且色淡,果实发育不良,甚至提早枯萎凋落。④缺锌。植株节间明显萎缩僵化,叶片变小或变黄,叶脉间出现黄斑,蔓延至新叶,幼叶硬而小,且黄白化。⑤缺镁。植株生长不旺盛。黄化先发生在老叶的叶脉间,后逐渐蔓延至上部新叶,逐渐失绿变白,并出现各色斑点,最后全叶变黄。 4.1.2 新叶先黄。①缺钙。顶芽受损伤、花朵受阻;嫩叶失绿、皱缩、难以展开,叶缘上卷、枯焦、有白色条纹,叶尖呈钩状或病状扭曲。②缺铁。黄化先出现在新叶的叶脉间,而叶脉仍为绿色,继而发展成整个叶片发白或转黄。③缺硼。嫩叶失绿,叶片肥厚皱缩,叶缘向上卷曲,根系不发达[。顶芽和细根生长点死亡,落花落果。④缺硫。植株矮小,叶片细长,开花推迟。嫩叶从叶脉开始黄化,最后直至全叶发黄,根系明显伸长。⑤缺锰。叶脉之间出现失绿斑点,并逐渐形成条纹,但叶脉仍为绿色。⑥缺铜。幼叶萎缩,叶尖发白,有白色叶斑出现。⑦缺钼。幼叶呈黄绿色,叶片失绿凋谢,易致坏死。应对措施:科学合理施肥。 4.2 过剩症 如果施肥过勤、过多,则会造成土壤溶液养分浓度过大,引起蔬菜渗透运输作用受阻,易出现叶片皱褶,新叶肥厚、不舒展、无光泽,老叶干尖渐黄的现象。 应对措施:应立即停止施肥、中耕,并用水冲洗植株和耕层土壤。 5、土壤酸碱度 5.1 土壤偏碱 在碱性土壤中,磷、铁、镁、锌、钙等易形成难溶性化合物,因而会降低蔬菜对这些元素的吸收,造成叶片发黄。蔬菜大多喜微酸环境,而北方多数地区土壤及水中含盐碱较多。此外,棚室蔬菜由于长期浇水、大量施肥也导致土壤的盐渍化。 应对措施:调酸,叶面喷施硫酸亚铁。 5.2 土壤偏酸 土壤过酸时,铝、铁、锰等溶解过多,植物也会因吸收过量而中毒,且易导致镁等元素流失,老叶叶脉间易失绿发黄。 应对措施:整地前施入生石灰,叶面喷施钙镁磷肥。 6、病虫黄 受到花叶病毒侵染后,叶面上多现黄绿相嵌的斑块,真菌性病害如叶斑枯病、立枯病、锈病等既影响蔬菜的成活率,又易使叶片局部坏死,使植株发育不良。 蚜虫、斑潜蝇、白粉虱、红蜘蛛、介壳虫等害虫,多为害叶背面或幼叶,造成叶片皱缩、卷曲、枯黄、斑点,甚至整叶萎黄脱落。 应对措施:苗期要进行种子消毒和土壤消毒,田间一旦发现病虫害及时对症防治。 7、药黄 在防病治虫时,由于喷施药剂不当或浓度过大,均会引起叶尖或叶面局部焦枯,叶片发黄而脱落,甚至全株死亡。 应对措施:严格按规定施药,避免在中午高温时用药。一旦出现药害,应尽快用清水冲洗。 8、气黄 因施入生粪,或施入化肥后没能及时灌水而导致挥发,使蔬菜受到有毒气体毒害,叶子就会发黄。 应对措施:粪肥必须充分腐熟,追施化肥后必须马上灌溉水。 |
![]() |
![]() |
相关阅读 |
大白菜杂草防治要看“天时与地利” |
芋头疫病如何防治 |
白芍灰霉病该怎么防治?有哪些方法措施?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