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老虎的种类、发生规律及与环境的关系 |
来源:网络 2018-2-5 16:44:00 |
地老虎俗名切根虫、夜盗虫,是棉花、玉米、甜菜、辣椒等农作物生长期间常常出现的一种多食性害虫,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降低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今天小编为大家详细总结了地老虎的种类、发生规律及与环境的关系,供大家参考。 1、种类 地老虎常见种有警纹地老虎、八字地老虎、黄地老虎,显纹地老虎,小地老虎也有零星发生。近几年来,新疆秋耕冬灌力度大,减少了各种害虫的越冬基数;种子包衣的大力推广,也有效预防了地下害虫的危害,地老虎种群受到抑制,其种群优势也在发生变化,基数得到有效控制,对农作物没有造成大的为害。 2、发生规律 地老虎以老熟幼虫越冬,警纹地老虎、八字地老虎在博乐地区1年发生2代,黄地老虎1年3代,由于暖冬天气影响,八字地老虎成虫在有些年代也有第3代发生。警纹地老虎成虫羽化时间比黄地老虎、八字地老虎偏早,一般出现在5月上旬初,5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第2代成虫从6月下旬末开始,7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羽化时间持续至9月上、中旬,第1代和第2代成虫期距为50多天。黄地老虎和八字地老虎第1代和第2代的羽化高峰期,一般比警纹地老虎晚发生3-6d。受气候条件影响,9月、10月温度偏高,气温稳定,相对湿度正常,黄地老虎和八字地老虎都能发生第3代成虫。 3、发生与环境关系 3.1与温度的关系 地老虎喜温暖、潮湿环境,高温不利于地老虎的生长和繁殖。冬季气温偏高,春季气温稳定,相对湿度正常,有利幼虫越冬,来年成虫量也大。据资料介绍,13~25 ℃为地老虎最适发育温度。4月份温度正常偏高,地老虎第1代成虫羽化时间就偏早,秋季9-10月温度正常,地老虎成虫羽化时间相对延长。 5月份平均温一般在20 ℃左右,适合地老虎各种虫态发育,而6-8月气温偏高,月平均温度都在25℃左右,对地老虎发育不太有利,所以,第1代成虫种群数量比第2代成虫大,以警纹地老虎为例。 3.2与土壤湿度的关系 成虫喜欢在土壤湿度较大的地面产卵。据有关资料介绍,土壤含水量在15%~20%的地区,危害重。博乐地区主栽品种为棉花,每年4月上、中旬开始播种,近几年大面积推广高压滴灌,土壤持水均匀,行间土壤较干,不利地老虎成虫产卵,地老虎基数小,种群优势较弱,从表1数据分析可知,近几年来,三种地老虎种群数量比以前大面积淹灌基数减少,种群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种群优势没有以前突出。 3.3与土质有关 据调查,地下水位低,土壤板结及碱性大的地块发生轻,土壤疏松的沙质壤土适于地老虎繁殖。2006-2007年5月1日至9月1日,分别在盐碱地连队和沙壤地连队作高压汞灯(两盏)诱蛾试验,盐碱地连队诱蛾数(黄地老虎、警纹地老虎合计数)分别为87头、93头,沙壤土为主的连队两年诱蛾量分别为474头、478头。 3.4与其它因素关系 地老虎的发生与农作物种植结构及播种期、耕作制度有关系。前茬种植玉米、苜蓿、菜地的灌溉方式都为淹灌或喷灌地,土壤湿度大,有利成虫产卵,虫害发生重;玉米地、菜地播期晚,一般都在5月上旬以后才播种,正值地老虎成虫高峰期,受害较重。 |
![]() |
![]() |
相关阅读 |
葡萄杀菌及种植方法知识宝典 |
石榴的扦插育苗技术 |
防治茄子黄萎病的常用方法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