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萝卜软腐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7-12-18 15:08:00 |
近年来随着萝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连作,萝卜软腐病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萝卜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染病肉质根呈褐色水浸状软腐,不能食用,而造成种植经济效益下降。以下内容详细总结了其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1、症状 萝卜软腐病主要危害肉质根、叶柄或叶片。肉质根染病,先从根与地面接触位置表现症状,病部颜色变淡,呈水浸状软腐,用手轻轻一拔,即可将萝卜从地表发病处拔断。叶柄或叶片染病,叶柄基部呈湿腐状。遇干旱后病情停止扩展,根头簇生新叶。病部与健康部位界限分明。病部常有褐色汁液渗出,纵切肉质根,可见心部软腐,最后溃烂一团,但外皮较正常。采种株染病,外表表现较为正常,但心髓部已溃烂或仅剩空外壳。 2、发病规律 在南方病菌可在田间辗转为害、传播蔓延,无需越冬。在北方,主要在病残株、种株、未腐解的病残体及害虫体内越冬。因其寄生广,故田间菌源多。经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从菜根伤口侵入,而且在整个生育期均可从根部侵入。在萝卜生育期间只要细菌生育条件适宜就可发病,及至贮藏期仍可扩展为害。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温度25~30 ℃,相对湿度95 %以上,利于病害浸染发生。雨水过多、灌水过度,易于发病。伤口多,包括自然裂口、裂痕、机械伤和虫伤等,发病重。尤其昆虫为害导致伤口,又带菌传播。久旱遇雨后,增加生理伤口,发病重。低洼积水不利伤口愈合,受害严重。播种早的易于受害。 3、防治方法 3.1 农业措施 3.1.1 选用抗病品种 萝卜品种间抗病性不同,抗病毒病品种也抗软腐病,所以应选用抗病毒病较强的品种,如秀绿、河靖绿头萝卜、红丰一、二号、翘头青、韩国萝卜、日本理想大根等。 3.1.2 改变农艺措施 选择无病菌地种植。重病地和非寄生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高垄栽培,避开低洼易涝地。秋季深翻地,可减少部分越冬虫蛹。施用的粪肥应充分腐熟。合理用水,勿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随之用石灰消毒根穴。收获后清洁田间,彻底清除病残株运到田外深埋灭菌。 3.2 药剂防治 3.2.1 药剂拌种 用农抗七五一按种子重量1~1.5 %拌种,也可用丰灵50 g与先浸湿的种子拌均匀,晾干后播种。 3.2.2 防治地蛆,消灭虫口 萝卜蝇幼虫啃食的伤口是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因此要及早消灭虫口。幼虫孵化后几小时即蛀入寄主内,不易防治,所以,抓住成虫羽化盛期,且卵又未排出之前防治成虫是关键。在成虫羽化盛期可用21 %增效氰马乳油3 000倍液,或90 %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或40.7 %乐本斯乳油1 500倍液,或50 %辛硫磷乳油500倍液喷雾防治成虫。若错过成虫防治期,可用上述药剂灌根防治幼虫。 3.2.3 对症用药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喷洒或灌根。在妥善处理病株基础上,可用72 %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倍液,或50 %代森铵水剂800倍液,或14 %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0 %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0 %绿得保胶悬剂400倍液等药剂,或77 %可杀得1 000倍液,或“丰灵”500倍液喷洒或灌根。药剂提倡轮换交替或复配使用,每10 d左右喷1次,连续喷两三次。 |
![]() |
![]() |
相关阅读 |
油菜小菜蛾的有效防治 |
甜高粱的科学栽培技术 |
水稻种植区域及杂草分布,看看你掌握了多少?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