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原来化肥市场这么乱,看看再说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6-10-25 9:33:00
    

    现在的化肥市场假肥料横行,怎是一个乱字能够形容的呢!笔者在这里欲扒一扒究竟“乱”在哪里?

原来化肥市场这么乱,看看再说

    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

    生产企业是化肥生产和流通的主体,近年来主流的化肥生产和流通企业为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绩斐然。然而也有一些企业却为降低成本获取不正当利益,不惜损害农民的利益。

    一是明目张胆偷含量,养分造假。

    当前在在面对种种压力之下,大部分造假企业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减少化肥养分含量。据一位从事化肥生产几十年的老同志说:一些企业领导人的经营思路出了问题,特别是那些缺乏原料,既无资金,又无技术人才的企业,为了转移生存压力,打起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坑害农民的歪主意。这些企业一般情况下,各项手续都比较齐全,有注册商标,有生产许可证,自己生产化肥。他们认为纯粹造假风险太大,不划算,而在化肥含量上做手脚“以低充高”比较划算,成本低利润高,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大,经销商的积极性高,农民一般发现不了。这些企业老板一般都认为:他们企业生产的化肥,主要问题是养分含量没有达到包装袋上标明的量,最多是以次充好,不是假冒伪劣,只是欺骗了农民不是坑害农民,这也是企业在各种压力下为了生存,不得已而采取的办法。

    二是随心所欲乱标识,标识造假。

    一些无良企业在化肥包装上可谓是绞尽脑汁、做尽文章。把机械造粒的复混肥料故意标注为复合肥;国家明明规定化肥包装上只能标注氮磷钾的含量,他们却胆大枉为,标注一些被禁止、或子虚乌有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元素、其他矿物质等。如一些生产企业千方百计揣摩农民心思,寻找农民弱点,利用标识的色彩、位置等来欺骗农民,牟取不合理利润。有的企业将自己认为农民爱看的内容用鲜艳的色彩放在突出的位置,将对自己不利的但又必须标明的内容用暗淡的色彩放在不易发现的边角部位;有的企业在产品包装上印制上采用××国技术,或××国(地区)生产,国内授权灌装等,以此来掩盖自己粗制滥造行为。近几年在氮肥上出现的含硫尿素、包衣尿素、腐植酸尿素等,同样也是在标识上玩花样,将“尿素”印制的很大,下边印一个小小的含硫、含腐植酸或含增效剂等字样,混淆视听,标明养分含量是46.6%,指的却是氮与硫的总含量或氮与腐植酸的总含量,来忽悠农民。还有的企业非法大量印制各种不同品牌的化肥包装袋,随心所欲,你要什么化肥我就生产什么化肥,坑农害农。

    三是想方设法寻保护。

    首先是地方保护。不可否认,一些地方的个别当权者为了自己的所谓政绩和自己地盘的局部利益,想方设法实行地方保护,这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地方的父母官“富民”心切,外抓招商内抓保护,发文件、订制度、挂保护牌、建园区、设立高规格管理机构等,对当地的根本没有生产能力,明知生产不出合格产品的企业,或设法招商引资来的所谓企业,视为掌上明珠。想进企业进行正常的监督检查,没有经过层层审批,连园区大门都进不了,使行政执法部门根本无法进入企业进行正常的监督检查。其次是在外地销售寻求有关部门保护。一些企业往往在开拓外地销售市场前,要派人先疏通当地的有关部门,上交所谓的管理费、检验费疏通渠道,然后才上货,这样其产品不管是否合格,就可以畅通无阻,不但无人检查,甚至还有人庇护。

    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化肥销售方式也是无奇不有:有放电影的,有歌舞表演的,有听课吃饭的,有抽奖的,有拉去厂家参观的,有出去旅游的,更有来取土测土的,还有各种形式来观摩的……别的不说仅仅一个“忽悠团”,就把不少农民忽悠得晕头转向。“忽悠团”四面出击、到处行骗,且手段越来越高明,演讲配合现场试验,行骗流程环环相扣,一步步忽悠农民钱,在组织严密的链条上各方从中获得利益分成,唯有农民是最终受害者却不自知。

    你看,每到一地“洗脑”式“讲课”一结束,许多农民就会兴奋地下楼签订购买劣质厂家粗制滥造的产品。由于有农民的无私配合,让不少参与过“忽悠团”的人都发了财,不但在老家盖上了楼房,还买了小车……唉,这真是:别人把你卖了,你还帮着人家数钱呢!太受伤了。

    监管环节存在的问题

    化肥市场的监督管理是关乎市场秩序和国内粮食生产安全的大事,也是饱受人们垢病的一个环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化肥市场的监管是一项十分艰巨,又是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活,且受很多因素制约,确实比较难。

    地方行政执法部门的基层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人不学无术,不懂与化肥有关的各种产品质量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日常监管无从下手,只是到了用肥旺季,才象征性的到市场走走过场。还有少数执法人员没有责任心,存在着消极应付的心理,在日常工作中被动应付,推诿扯皮;甚至受利益驱动,放弃原则,以权谋私,包庇纵容、暗中作梗,千方百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市场监管流于形式。另外,由于执法部门多又不能有效配合与合作,只是从自身职责出发各自为战。而且由于农资市场涉及农村各地,点多、面广、线长,执法部门受人员数量、素质等因素制约,不可避免地出现监管缺位、监管不力的局面。多头监管,谁都管,谁都不管,往往声势大,效果差。

    肥料抽样送检是化肥市场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的原因很复杂。不否认有抽检方式不合理,抽样人员不懂抽样标准,或者怕麻烦、经销商阻挠不能按标准抽样的因素,但检测过程是否规范就很难说清了。据业内有关人士透露:一些生产企业和周围的检测检验机构之间有着很深的联系,有时你这里刚刚抽样,企业就已经给检测检验机构打好了招呼,就等着你来送检了。这恐怕就是同样一袋肥料,为何初检不合格,再次复检却合格了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相关阅读
磷肥市场报价销量几分惊喜几许忧愁?
尿素市场仍无压力,预计观望情绪将有所增加
不是所有腐植酸都是生物刺激素?到底哪些是呢?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