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草莓黄萎病症状、特点和防治方法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6-5-10 10:40:00 |
草莓黄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能够影响草莓品质和产量的下降,给农户们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下面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草莓黄萎病症状、特点和防治方法: 草莓黄萎病症状 病菌侵害根部,在地上部表现症状,春秋季盛发。地上部先是外围叶片叶柄产生长条形病斑,叶片失去生气和光泽,从叶缘和叶脉间开始变黄褐色枯萎,干燥时枯死,新嫩叶片无生气,变灰绿或淡褐色枯萎,继而从下部叶片变成青枯状萎蔫,直至整株枯死,切开被害株根茎、叶柄、果柄横切面,可见维管束褐变,轻病株的根不全腐烂,地上部不枯死,但低矮,有时植株的一侧枯死而另一侧健在,成偏瘫状。病株丧失结果能力,浆果不能膨大。 草莓黄萎病病原 该病致病菌为半知菌亚门,轮枝孢属真菌。 草莓黄萎病发生特点 带菌土壤是病害侵染的主要来源。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借助带病母株、土壤、水源及农具等进行传播,从植株根部伤口或直接从幼根的表皮和根毛侵入,在植株维管束内繁殖,不断扩散到植株叶及根系,引起植株系统性发病,最后干枯死亡。发病最适宜气候条件为25~28℃ ,相对湿度60%~85%,是顽固性土传病害。土壤通透性差,过干过湿、多年连作、氮肥过多或有线虫为害的地块易导致黄萎病的严重发生。 草莓黄萎病防治技术 1.合理轮作 防治该病时需进行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病株,残叶。在无病苗田选母株进行繁苗。 2.土壤消毒 在夏秋高温季节,湿润土壤,地表覆膜,利用阳光高温消毒,在60℃以上温度下处理5—7d,可杀死表土的黄萎病等病菌和虫卵。也可用95%恶霉灵3 000倍进行土壤处理。 3.药剂防治 选用用20%噻菌铜悬浮剂5oo倍,或抗霉菌素水乳剂500倍,或45%立枯净l 000倍灌根。 |
![]() |
![]() |
相关阅读 |
番茄芝麻斑病的科学防治法 |
储运化肥必须注意的事项 |
甘蓝黑根病怎么治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