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何农药餐旅检测一路“绿灯” |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5-1-12 |
农药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农药残留问题也随之增加,近日,多家媒体再次重拳出击,相继报道农药残留超标威胁餐桌安全问题。更有菜农介绍,一根豆角从播种到上市要“喂”11种农药,茄子一次混打4种农药,超范围用药现象严重;基本没有不使用农药的蔬菜;有些蔬菜一天一打药,未达安全间隔期就采收并运往市场销售,甚至有不少当天打药第二天就采收、销售的现象。从田间到餐桌的多个流通环节,农药残留检测竟然一路“绿灯”。
瓜果蔬菜农药残留监管难度很大 早在去年“毒豇豆”事件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与管理部门的监管不力是目前我国食品及农产品(12.40,-0.33,-2.59%)安全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这一事实从新华社记者在某地调查时也得到证实:蔬菜产地农业主管部门称他们既“抓不着”也“管不住”;产地批发市场辩称没有农药残留检测设备,有关部门一年能过来检测一两次就不错了;销地农业主管部门称,样本抽检这种大海捞针的检测方式,即便抽检合格,也代表不了整体蔬菜的安全性;销地农贸市场则高估了前面各环节的监管力度,“过来的菜我们都是不检测的”…… 看来,在实际操作中,要确保各个环节严格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并监管到位,无论从人员工作量还是检测设备成本来看,确实都是一项艰巨而昂贵的工程。为了让老百姓真正吃上放心菜和放心粮,对农药残留的检测以及对农产品的监管必不可少。但是,我国蔬菜生产的主要模式是分散经营,这不仅导致农户在种植技术和质量控制方面主要依靠经验,也使得从千家万户收上来的蔬菜难通过抽检来防控农药残留超标。因此,要剜除农药残留超标的“毒瘤”,不仅要在流通环节将监管落到实处,还应该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做好质量安全工作。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的老菜农韩贵方曾向记者喊过冤:“这些年出了毒韭菜、毒豇豆的事,大家都骂菜农黑心,我心里很难受……其实我们也不愿意打化学农药,不仅花钱、出力、不讨好,但是不打化学农药还真不行。这些年蔬菜病害越来越严重,像霜霉病、靶斑病,几乎年年有。”要对付各种虫害,农药不得不用,要在种植无毒、无残留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农残检测工作量、降低检测成本和提高检测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点,那只能是:从源头抓起,少用甚至不用化学农药(包括任何化学合成的生物化学农药),大力提倡推广使用纯生物农药。 纯生物农药从严格意义上讲,必须不含任何化学元素的纯生物制剂,它不同于任何化学合成的生物化学农药,其最大特点体现在“纯”上,并以无毒、无残留、作用迟缓、持效期长为主要特征。 以国内第一种纯植物源楝树生物农药为例,这种农药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国家纯植物源生物农药的注册登记和生产许可,并且第一个实际投资过亿元,真正实现产业化生产的纯植物源生物农药企业,九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并生产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农业化学首席专家闵九康研究员对此项成果专门做过研究,他指出,从楝树果实、树皮和树根中分离提取的印楝素、川楝素、苦楝素等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无残留的杀虫剂,能驱杀15个昆虫目的400多种农业、林业、仓储和卫生害虫,同时,这种纯植物源生物农药是将植物克生原理、植物克生作用和植物克生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采用从楝树果仁中萃取提炼的植物克生素(楝素)乳油,配以新的添加剂,制成的纯生物农药,由于它的纯植物源特性,决定了它的无毒、无害、无残留的优点。 使用纯生物农药不再为农药残留担忧 近日,媒体纷纷转载题为《寿光菜农企盼:扶持生物类农资》的文章,文中指出,寿光市不少农户现在用的就是纯生物农药,但是,菜农们又表示,纯生物农药比较贵。确实,就目前的形势看来,在国内要达到纯生物农药的普及使用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国家应该加大对纯生物农药的补贴,把这类安全、环保的农药价格降下来。要是纯生物农资的价格、药效、肥效和化学农药差不多,菜农就会选择生物农资。”这确实代表了广大农民和农产品种植企业的心声。 但是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如今有机蔬菜、有机瓜果和有机茶的销售点如雨后春笋在各大城市遍地开花,有机蔬菜、有机瓜果和有机茶的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4个有机蒜头36元、1个有机洋葱10元,更有甚者6个一盒的水蜜桃卖到200元也比比皆是。只要稍微算一笔账就会发现,纯生物农药的价格只是普通化学农药价格的一两倍,但是有机蔬菜、有机瓜果和有机茶的价格却是普通蔬菜、水果、茶的十多倍,甚至是几十倍,如此悬殊的价格比之下,纯生物农药的价格似乎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并且,根据台湾的有机蔬菜、有机瓜果和有机茶发展经验,使用纯生物农药对于发展有机蔬菜、有机瓜果和有机茶行业来说几乎是一劳永逸的,因为它在根源上就解决 |
![]() |
![]() |
相关阅读 |
中国开发或自主创制并获得过登记的农药新品种有54个,22个是杀菌剂 |
9月敌敌畏原药产量分析 |
全球杂草抗性发展现状、机理及治理策略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