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特点 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草甘膦内吸传导性强,它不仅能通过茎叶传导到地下部分,而且在同一植株的不同分蘖间也能进行传导,对多年生深根杂草的地下组织破坏力很强,能达到一般农业机械无法达到的深度。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植物。豆科和百合科一些植物对草甘磷的抗性较强。草甘磷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等金属结合而失去活性,对土壤中潜藏的种子和土壤微生物无不良影响。对未出土的杂草无效。
适用作物 各种果园、橡胶园、桑园、茶园等里作物,幼林抚育、苗圃和林区防火带除草、林、粮间作、田埂、沟渠、水塘、坡地、湖泊等,各种农作物的免耕栽培,如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等,蔬菜、油菜、甘蔗等,开荒地,相橘园、桑、茶、棉田、免耕玉米、水田田埂、免耕直播水稻等。
防治对象 可防除一年生、多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科和阔叶杂草。对百合科、旋花科和豆科的一些杂草抗性较强,但只要加大剂量,仍然可以有效防除。
使用方法
(1)施药时期。①棉花田播种前或移栽前,田间杂草已出苗时施药。②农田免耕栽培对稻麦、水稻和油菜、小麦和玉米轮作的地块及免耕直播稻田等。在前作收割后倒茬期间施药。③水稻田田埂可在插秧前或水稻插秧后定向喷雾。④休闲地、排灌沟渠、道路旁、非耕地于杂草生长旺盛期施药。⑤林业除草适用于荒山、荒地造林前除草灭灌,维护森林的防火线。幼林抚育等防治森林杂草菌后施药。⑥果、桑、茶和橡胶团杂草生长旺盛期施药。⑦大豆播种后出苗前,如果刺儿菜、苣荬菜等杂草已出苗时施药。
(2)用药量:防治一年生和越年生杂草,41%水剂1500~3000毫升/公顷;74.7%水分散粒剂1125~1500克/公顷。防治多年生杂草,41%水剂4500~6000毫升/公顷;74.7%水分散粒剂2250~3000克/公顷。林区除草灭灌,41%水剂4500~10000毫升/公顷,74.7%水分散粒剂3000~6000克/公顷。
①棉花田:41%水剂1500~3000毫升/公顷。
②农田免耕栽培:41%水剂1500~4500毫升/公顷。
③水稻田田埂:41%水剂3000~6000毫升/公顷。
④休闲地、排灌沟渠、道路旁、非耕地:41%水剂4500~7500毫升/公顷。
⑤林业除草:41%水剂6000~10000毫升/公顷。
⑥果园、桑园、茶园和橡胶园一般一年生杂草:41%水剂1500~3000毫升/公顷;车前草、小飞蓬、鸭跖草、通泉草、双穗雀稗等41%水剂3000~4500毫升/公顷;白茅、硬骨草、芦苇、香附子、水花生、水蓼、狗牙根、蛇莓、刺儿菜、野葱、紫菀等多年生杂草,41%水剂4500~7500毫升/公顷。
⑦大豆播种后出苗前防治刺儿菜、苣荬菜等:41%水剂3000~6000毫升/公顷。
(3)喷液量:人工100~150升/公顷,喷杆喷雾机100升/公顷。果园、桑园、茶园和橡胶园定向喷雾,避免接触幼树绿色部位,但茶树对草甘膦有较高的忍受度。棉花植株高30~40厘米以上或现蕾期,可在行间进行定向喷雾,喷头压低,加保护罩,以免雾点飘移到棉花叶片上而产生药害。农田免耕栽培一般在喷雾后1~3天,便可不经翻耕土壤(免耕)而直接进行播种或移栽。水稻田田埂喷雾时要压低喷头,加保护罩,最好选择在早上无风条件下喷雾,不可在刮风条件下喷雾,以免引起雾点飘移到水稻上。林业除草森林地多年生杂草及灌木居多,用药量要高,幼林抚育喷药时,要采用定向喷雾,加保护措施,不可喷到幼苗。